近日,我国首次采用无人机对藏中电力联网工程500千伏朗许线等线路进行了全自主智能巡检,保障了“电力天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压电网被誉为“电力天路”,拉萨地区具有大风、紫外线强、气压低、缺氧、温差大、地势复杂等特征,为电力线路巡检带来了难度。
为什么采用无人机巡检?
对“电力天路”进行无人机自主巡检,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复杂,人工巡检效率低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沿线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塔位海拔5295米,需要翻越的4500米以上高山就有5座。国网拉萨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专业共35名员工,工程需巡检公里数约2600公里。在平地,平均每人一天只能巡检15公里;在山地,一人一天最多巡检3公里,如果遇到地形复杂的山地,一天仅能巡视一基铁塔。
无人机如何进行巡检?
无人机自主巡检时,无需人工遥控操作,消除飞手之间技术水平差距带来的无人机撞塔、坠毁等问题。无人机将按规划路线360度巡查,通过三维激光雷达扫描、可见光拍摄以及红外测温,精准发现螺栓、销钉、螺帽等设备是否脱落,还可实时把拍摄的照片以及红外热成像图回传到地面管控平台,并且无人机还能自主对巡检图像进行高效缺陷标注。技术人员只需专心查看,分析无人机实时拍摄回传的巡线影像即可。
西藏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人工巡检需要借助望远镜,或是爬上几十米高的铁塔进行,效率偏低。用无人机自主巡检,仅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基铁塔的巡检,相较人工操控无人机巡检,效率提高5倍!并且,无人机还能自主对巡检图像进行高效缺陷标注,及时检测到人的肉眼发现不了的隐患及细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