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通讯员 肖峰)4月19日,勉县金泉镇雍东村的小龙虾基地一番热闹景象,镇产业扶贫项目小龙虾养殖基地正式投放了第一批扶贫虾苗,一车装有8000公斤的虾苗正在工人的劳动下,缓慢投放进百亩虾苗基地。
据了解,勉县金泉镇雍东村具有天然优良的养殖气候和养殖环境,丰富的库水和泉水资源优势,具有良好的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基础。2019年2月金泉镇引进陕西汉中金泉众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700余万元,启动联合党委+稻田综合种养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按照“稻虾连作、藕虾连作”模式,在这里投放虾苗,期望通过小龙虾的养殖,达到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让虾兵虾将为金泉镇雍东村产业业增效,打造产业扶贫新亮点。
近年来,勉县金泉镇立足资源优势,紧抓脱贫攻坚发展机遇,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实施了以联合党委+稻田综合种养扶贫产业示范园、联合党委+瓜蒌扶贫产业示范园和惜源猕猴桃种植产业园等主力产业发展项目,促进产业大发展,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着力提高贫困户收入。
由陕西众成公司牵头打造的一期百亩特色小龙虾生态养殖基地,吸纳建贫困劳动力26户共36人,每年为贫困户增收4800元,后续将继续扩大规模,形成千亩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虾稻综合种养前期投入比较大,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既有利于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益,也能使产业项目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减轻贫困户自身生产发展的压力”,勉县金泉镇党委书记陈锐告诉记者。
从2019年产业项目实施以来,积极探索虾稻轮作、虾藕共生的“一地三用、一水三养、虾稻藕三赢”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潜江小龙虾养殖成功经验给金泉小龙虾基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陕西众成公司有着“重客户、注管理”“诚信、团结”的良好口碑以及强大的销售市场,预计亩产值达8500元,亩均利润超4000元,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收3000元以上。
62岁的罗国义是该镇雍东村人,听力和语言能力不佳,以前靠几亩薄田勉强过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听说村里大力发展虾稻、藕虾连作新模式,贫困户既可以把自家的田地流转出去,还可以就近在里面务工增加收入,他随即将土地流转了出去,到小龙虾基地做起了养虾人。罗国义说,“家里三亩田,每亩年租金900元。我在这里打打零工,一个月能挣1500元,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稻虾连作、藕虾连作”模式充分利用了金泉寺库水喝泉水资源,将水稻种植、莲藕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金泉镇小龙虾基地把握区域优势产业脉络,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挥优势,对接技术,产销对接,当地贫困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精准扶贫,培养一批能够带动农民能够致富的技术能手,发展一批具有社会责任,产业竞争实力的农业产业,创出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意识抢占市场,让优质的农业产品不再养在深山,而是走向大城市。坚持持续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打赢这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