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广州红豆杉播种种植栽培养护技术

2023-11-10 5:39:5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红豆杉资源的保存和种苗的快速繁育,是解决紫杉醇用材林建设的基础,大面积营造红豆杉人工林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关健。
用红豆杉种子繁育苗木时,要住意种子的储存方式,要沙种混藏或控温处理,这对越冬后出芽和打破休眠习性,具有很好的效果。播种前要搓伤种皮、温水浸种、药剂激素处理。出苗后遮阴是育苗的关健。可防止苗木高温灼烧保持湿润、透光度在40%为宜。东北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出苗率均可达到70---80%,要求出苗温度高于15度。
实生苗幼苗的动态生长情况是:实生苗的株高和茎粗在出苗的前两年生长缓慢,株高一般年生长10cm左右,移栽一年以后生长加快。3---5年 年增加量可达20---30cm。
广州红豆杉播种种植栽培养护技术_红豆杉繁殖,红豆杉技术,红豆杉选择土壤,红豆杉修剪,红豆杉浇水
红豆杉是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60-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芽鳞三角状卵形,背部无脊或有纵脊,脱落或少数宿存于小枝的基部。
叶排列成两列,条形,微弯或较直,长1-3(多为1.5-2.2)厘米,宽2-4(多为3)毫米,上部微渐窄,先端常微急尖,稀急尖或渐尖,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黄绿色,有两条气孔带,中脉带上有密生均匀而微小的圆形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常与气孔带同色,稀色较浅。
雄球花淡黄色,雄蕊8-14枚,花药4-8(多为5-6)。种子生于杯状红色肉质的假种皮中,间或生于近膜质盘状的种托(即未发育成肉质假种皮的珠托)之上,常呈卵圆形,上部渐窄,稀倒卵状,长5-7毫米,径3.5-5毫米,微扁或圆,上部常具二钝棱脊,稀上部三角状具三条钝脊,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近圆形或宽椭圆形,稀三角状圆形。
广州红豆杉播种种植栽培养护技术_红豆杉形态,红豆杉体征,红豆杉播种,红豆杉种植,红豆杉技术
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25℃,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分布区地跨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南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喜夏凉冬寒气候,北部的年平均汽温为10-12℃,最冷月平均汽温为1-3℃,极端最低气温为-15℃;最南部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最冷月平均汽温4-6℃,极端最低气温-8℃。年平均降水量1300-2000毫米,常年多雾,空气湿润,忌炎热酷暑,气温超过30℃的低丘炎热地或干燥地,不能生长。
分布区的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和红黄壤,灰岩地区未见有分布。喜肥沃湿润的森林土壤,黏重土生长不良,干旱贫瘠地不能生长。耐荫,幼树需在庇荫下生长,成龄树也忌日照直射。常与阔叶树混交生长,少有成片纯林。
红豆杉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株间隔,导致授精受阻、种子数量减少。种子当年成熟,假种皮厚,自然条件下需两冬一夏才能萌芽。虽然偶有天然更新苗,但大多数种子休眠期内己腐烂或干燥失水失去活力。幼苗长势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难度,这也是红豆杉稀有濒危的客观原因所在。
红豆杉生长较慢,据测定,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胸径40厘米左右。人工栽培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广西临桂海拔560米的低山造林,造林成活率100%,3年平均高91.6厘米、平均地径1.45厘米,年平均高长量约为高30.5厘米。红豆杉萌芽力强,耐修剪。花期2-3月,果熟期10-11月。
广州红豆杉播种种植栽培养护技术_红豆杉生长,红豆杉习性,红豆杉播种,红豆杉繁殖,红豆杉方法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