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值10万以上,同样是种果为何这些人格外优秀?
2023-11-8 20:09:2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与做农业的朋友交流时,被提到最多的词就是:难做、不赚钱。
作为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远超非农业人士所理解。农业从业者需要同时承担生产端和市场端的风险。生产端涉及生产资料(种子农药化肥)、人员及技术、气候等因素等,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让今年颗粒无收。即使生产一切顺利,但阴晴不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让你如履薄冰甚至万劫不复。
遭遇台风后的香蕉园
但同时,也有一批人凭借胆识、智慧、专研甚至一些运气在水果种植中,独辟蹊径获得巨大成功。今天,火种君就为各位盘点近年那些将种果亩产值搞10万以上的“牛人”案例。
5亩阳光玫瑰,头年换大奔,二年买新房
阳光玫瑰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热的葡萄品种,其中也不乏传奇的创富故事。最被热议的可能是,陕西省渭南市的周晓杰,5亩阳光玫瑰葡萄可以卖90万,头年奔驰车,二年买新房。
周晓杰和他的“阳光玫瑰”(图源:花果飘香)
2012年,周晓杰去江苏考察学习接触到“阳光玫瑰”,便买了100株苗回来种下。13年少量结果,周晓杰第一次尝到如此香甜的葡萄,于是2014年就把家中5亩“维多利亚”全部高接成“阳光玫瑰”。
到了2016年投产,因技术不过关,穗形不整,收购商给的收购价仅有2元一斤,周晓杰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卖。
考虑到穗形的问题,最终周晓杰把葡萄剪成一粒粒装在饭盒中,在微信朋友圈叫卖,一盒一斤,定价30元,转发朋友圈积赞38个再免费送一盒。
高定价给了大家一个猎奇的心理,积赞免费品尝又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当周晓杰送出数百盒后,供求关系就发生了逆转,因为大家尝到的口感确实非常“惊艳”。与此同时,做微商的专业团队也找上门来了,周晓杰的“阳光玫瑰”以这种另类方式在网上卖完了。
最终,5亩地卖了15万元,亩产值3万元,是原来种“维多利亚”最高效益的3倍。
标准果穗的“阳光玫瑰”(图源:花果飘香)
有了头一年的铺垫, 2017年周晓杰的“阳光玫瑰”还没成熟就被微商团队订购一空,最终5亩的净利润达68万,创造了当地农业的一个神话。
到了18年,技术更加成熟,葡萄不仅好吃穗形也非常漂亮,所以18年增加了单穗的售卖形式,网销298元两穗,现场采摘的100元一穗。单穗重1.5斤左右,这部分果子都是园子里最好的,大概能占总量的一半。剩下的就剪粒装盒卖,一盒大概8量,6盒装的258元,4盒装的198元,也全部是网上卖的。
而通过这种方式,18年5亩地大概卖了90多万元,再创新高。周晓杰又在市区买了一套商品房,实现5亩“阳光玫瑰”两年时间又买车又买房的致富梦。
60亩沃柑收入900万元
说到创富神话,就不得不提广西武鸣“60亩沃柑卖900万”的神迹了。
沃柑是2004年由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从韩国引入重庆,但在重庆及周边试种效果并不理想。而沃柑进入广西则是机缘巧合,2012年南宁市武鸣区水果办组织当地农户发展柑橘产业,原本打算推广 “w·默科特”和“茂谷柑”,不料在重庆购苗的时候这两个品种的苗木数量不够,卖苗方就向他们推荐了在重庆表现并不好的“沃柑”,这就有了沃柑进武鸣,但第一批苗也只种了800亩。
引种时并不知道沃柑合适武鸣,但到了2104年第一批沃柑成熟,大家一吃,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柑橘,又脆又甜酸度又低,一下子就轰动了,加上只有800亩,果园统货价卖到25-30元一斤。
从2014年开始,广西武鸣的沃柑开始指数级增长,到了17年武鸣沃柑面积达30万亩,而广西沃柑总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价格高点出现在15、16年,第一批种沃柑都赚钱了,而“60亩收入900万”则是其中的代表。
30亩红美人卖350万
说道柑橘,还有象山红美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32亩“红美人”卖了350万元”的案例。
案例主人公来自浙江宁波象山县的顾品,而先把红美人种出“名堂”的是顾品的老爸。
老顾表示,早些年“红美人”只能卖5元/斤,并没有现在这份明星般的“身价”。契机发生在2008年。老顾在象山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下给“红美人”造了一个能保温避雨的塑料大棚,大棚面积只有1.5亩,但大棚里面种出来的“红美人”品质就完全不一样了,先是卖10元/斤,然后是20元/斤。
2009年,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所长陈国庆到访,在尝到“红美人”的“惊艳”品质后,建议把售价提高到50元/斤,说这样才能把这个品种的知名度搞大。老顾担心50元/斤的价格太高,最后定下30元/斤的价格。
到了2012年,顾品去了趟日本爱媛县研修,回来后已经看见希望的顾品决定在柑橘上大干一场。
顾品和他的“红美人”种植园(图源:花果飘香)
2013年,顾品承包了32亩长势并不好的橘园,计划全部高接成“红美人”。但他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家里人的集体反对,连第一个把“红美人”种进大棚并卖到30元/斤的老顾也反对。
在没有得到父亲资金方面的任何支持,顾品义无反顾地去实施他的计划。
结果因为品质好、市场缺,第二年就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到了2016年第三年结果,产量15万斤。因为来基地参观的人多,浪费也多,所以15万斤只卖了12~13万斤,卖了350万元,亩产值超过10万元/亩。
顾品成功了。
后来象山县林特中心的杨荣曦说:“当初技术比他好的也有,钱比他多的也有,但是他做起来了。这一步谁迈出去,有魄力就挣到钱了。像他老爸就没有这样的魄力去包下这个园子。太专业的人往往做不好事情,太不专业的也不行,像顾品这样的是最合适的。”
一亩草莓2000斤优质果,50元一斤,产值10万元
扬州市宝应县的刘吉荣是当地鼎鼎大名蔬菜种植大户,基地面积最多时达到600多亩。但这几年蔬菜行情每况愈下,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不到什么钱。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参观了由扬州大学在沙头镇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新型的种植模式,以及草莓的品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萌生改种草莓的想法。
2016年成立江苏一莓阳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始做草莓。刘吉荣的草莓采用智能温棚、架式栽培、进口基质、水肥自动化,大棚及设施成本高达20万/亩。栽培技术由扬州大学提供技术支撑
刘吉荣的架式草莓(图源:一莓阳光)
2018年,刘吉荣的草莓拿到中国精品草莓全国金奖。好草莓价格自然不便宜,58元一斤,比寻常草莓的价格翻了一倍。主要做采摘和礼盒,主要针对中高端的消费群体。
刘吉荣说,高架栽培生产模式正常亩产量可达5000斤以上,优质果2000斤,按50元/斤计算,一亩产值至少10万元。2-3年就可收回成本。
结语:
分析以上案例成功因素,潜力新品种、精细化管理出的高品质、别出心裁的营销方式……
火种君分享这些并非鼓励追新奇品种,也不是号召投钱搞设施栽培。而是想通过这些案例给大家一些信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阶层群体增长,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旺盛的水果消费市场,这也是案例中的果子动辄能卖30、50元一斤的基础。市场就在咱们身边,而要抓住市场,火种君认为冒险改新品种需要运气,营销技巧只是辅助,而高品质才是核心。
素材来源:花果飘香,本一同顺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