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复合钢板具有高耐磨、抗冲击、易加工等特点,并可采取焊接、塞焊、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其他结构件进行连接,广泛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煤炭、电力、矿山、钢铁、建材、砖瓦等行业,与其他耐磨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厂家和客户的青睐。
1. 具有高耐磨性
a)公司生产的双金属耐磨板,合金层中碳含量4.5-5.5%,铬含量达到30%以上,耐磨层中cr7c3碳化物的体积分数达到50-70%,宏观硬度hrc60-64,碳化铬显微硬度hv1400-1800,且碳化物的分布方向与磨损方向垂直分布,大大增强了耐磨层的使用寿命。
b)并可根据实际工况和客户要求添加陶瓷耐磨颗粒,其粒度小,增强基体整体硬度和提高材料抗磨粒磨损性能。
c)自主研发和设计的双金属耐磨板的耐磨性为普通碳钢的15-20倍;高锰钢的7-8倍;不锈钢的6倍;合金铸钢的8倍。
2. 具有良好的高强度抗冲击性
耐磨复合钢板的基板为低碳钢、低合金钢或不锈钢等韧性材料,提现了双金属的优越性。耐磨层抵抗磨损介质的磨损,基板承受介质的载荷,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3. 可再加工性好
耐磨复合钢板可以切割,调平,打孔,弯曲和卷曲,它可以制成平板,弧板,锥板,圆筒。切割好的复合板可以拼焊成各种工程结构件或零部件。复合板还可加热用摸具压制成复杂形状。耐磨复合钢板可以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在设备上,更换维修方便。
4. 品种规格齐全
双金属耐磨板厚度和尺寸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并可以加工成各种成品件和零部件。
5. 高的性价比
双金属耐磨板虽然制造成本高于普通的钢材或耐磨材料,但使用寿命数倍提高,使得维修费用和停机损失大为降低,其价格性能比比普通材料高约2-4倍。物料处理量越大,设备磨损越严重的厂矿,使用耐磨复合钢板的经济效果越明显。
碳钢的在性能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淬透性低一般情况下,碳钢水淬的 淬透直径只有10mm-20mm。
(2)强度和屈强比较低如普通碳钢q235钢的σs为235mpa,而低合金结构钢16mn的σs则为360mpa以上。40钢的σs /σb仅为0.43,远低于合金钢。
(3)回火稳定性差由于回火稳定性差,碳钢在进行调质处理时,为了保证较高的强度需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这样钢的韧性就偏低;为了保证较好的韧性,采用高的回火温度时强度又偏低,所以碳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水平不高。
(4)不能满足特殊性能的要求碳钢在抗氧化、耐蚀、耐热、耐低温、耐磨损以及特殊电磁性等方面往往较差,不能满足特殊使用性能的需求。
而15crmo钢板有更高的强度,抗高温、高压、低温,耐腐蚀。
不锈钢耐磨复合板是以碳钢材料为基层、不锈钢材料为覆层的复合钢板,碳钢具有承受载荷的(略)具有耐腐蚀的功能,与不锈钢板相比不仅节约了大量稀有贵重金属,而且可以降低成本的30%~50%,是纯不锈钢板的 替代材料.目前,覆层厚度>l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已基本(略)厚度≤0.5mm的超薄不锈钢复合板,尤其是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的广泛应用. 本文采用500w固体脉冲nd:yag激光器,分别以预置高cr、ni不锈钢粉(psp法)、焊缝表面熔覆不锈钢粉(csp法)和预置310s不锈钢片(pss法),对(略)0.8mm+0.1mm的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进行了激光焊接性研究.详细的介绍了填充材料的(略)焊接方法的选择、激光焊接的工艺及流程,分析了在优化工艺参数下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分析表明:焊缝窄且宽度均匀,未发现裂纹等缺陷;双面超薄不锈钢复合板的激光双面焊接具有成形性能好,焊缝金属与覆层不锈(略)连接良好.psp法、csp法和pss法的激光焊缝晶粒均比母材的小。
合金元素的加入会影响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1. 合金元素对加热时相转变的影响
合金元素影响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速度和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1)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 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的亲合力大, 形成难溶于奥氏体的合金碳化物, 显著减慢奥氏体形成速度;co、ni等部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 因增大碳的扩散速度, 使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al、si、mn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影响不大。
(2)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 但影响程度不同。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有:v、ti、nb、zr等;中等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有:w、mn、cr等;对晶粒长大影响不大的元素有:si、ni、cu等;促进晶粒长大的元素:mn、p等。
2. 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除co外, 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推迟珠光体类型组织的转变, 使c曲线右移, 即提高钢的淬透性。常用提高淬透性的元素有:mo、mn、cr、ni、si、b等。必须指出, 加入的合金元素, 只有完全溶于奥氏体时, 才能提高淬透性。如果未完全溶解, 则碳化物会成为珠光体的核心, 反而降低钢的淬透性。另外, 两种或多种合金元素的同时加入(如, 铬锰钢、铬镍钢等), 比单个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要强得多。
除co、al外, 多数合金元素都使ms和mf点下降。其作用大小的次序是:mn、cr、ni、mo、w、si。其中mn的作用强, si实际上无影响。ms和mf点的下降, 使淬火后钢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残余奥氏体量过多时,可进行冷处理(冷至mf点以下), 以使其转变为马氏体; 或进行多次回火, 这时残余奥氏体因析出合金碳化物会使ms、mf点上升, 并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即发生所谓二次淬火)。
3.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回火稳定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开始分解和转变), 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 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 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提高回火稳定性作用较强的合金元素有:v、si、mo、w、ni、co等。
(2)产生二次硬化 一些mo、w、v含量较高的高合金钢回火时, 硬度不是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单调降低, 而是到某一温度(约400℃)后反而开始增大, 并在另一更高温度(一般为550℃左右)达到峰值。这是回火过程的二次硬化现象, 它与回火析出物的性质有关。当回火温度低于450℃时, 钢中析出渗碳体; 在450℃以上渗碳体溶解, 钢中开始沉淀出弥散稳定的难熔碳化物mo2c、w2c、vc等, 使硬度重新升高, 称为沉淀硬化。回火时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二次淬火所也可导致二次硬化。
试一试:碳质量分数为0.35%的钼钢的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产生二次硬化效应的合金元素
产生二次硬化的原因 合 金 元 素
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沉淀硬化 mn、mo、w、cr、ni、co①、v v、mo、w、cr、ni①、co①
①仅在高含量并有其他合金元素存在时, 由于能生成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才有效。
(3)增大回火脆性 和碳钢一样, 合金钢也产生回火脆性, 而且更明显。这是合金元素的不利影响。在450℃-600℃间发生的第二类回火脆
qq: 4940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