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技术丨智慧城市的技术和现实的磨合
2023-11-8 5:54:5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前言:美国皮尤中心官网于9月5日刊登的一则消息称,虽然人脸识别技术为公众带来了便利,但民众对企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持担忧态度。
而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又是源自于我国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
所谓智慧城市,英文称为smart city。这个名词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所有的城市管理和模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需求,而只会城市的标准化需求就是——建设“六个一”建设理念即“一个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的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城市运行中心、一套标准”。
作者| 方文三
“雪亮工程”和“人脸识别”
建设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网络安全则是其重要的部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在中央政法委的牵头下做完成的 “雪亮工程”就是这个标准要求下诞生的产物。
“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以后政府的项目,视频类的项目都由这个部门统建。发文里面也提到了,要集约化、联网、智能化、运维科学化。
当然智慧城市还离不开让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而我们已经在一众领域上有了新的突破和优秀的案例。自2014年成立以来,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后简称云天励飞)已陆续成功服务于杭州g20峰会、乌镇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多个国际、国内重要会议,是公安部指定的国家级会议安保技术服务商。其首创的全球首套动态人像识别系统云天“深目”自2016年在深圳上线以来,已被复制到中国和东南亚的80多个城市,协助警方破获1万多起案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尽管如此,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也还是会遇到一些质疑和阻挠,尤其是对于高科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类和人类的行为习惯都是一向很大的挑战。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文章最开始的时候说的对于人脸识别的应用,微软主席布拉德·史密斯曾在去年的一场科技研讨会上发出警告:“如果不加以规范和监管,脸部识别技术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让人们毫无隐私可言。”目前,多国都在开始进行立法强化对人脸信息收集以及识别技术应用场景的约束。今年7月,继旧金山之后,美国出现了第二个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我国也已经有数据相关的立法,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如果收集使用规则包含在隐私政策中,应相对集中,明显提示,以方便阅读。另仅当用户知悉收集使用规则并明确同意后,网络运营者方可收集个人信息。”而且“网络运营者不得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定向推送信息、研发新产品等为由,以默认授权、功能捆绑等形式强迫、误导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其收集个人信息。”
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在行动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智慧城市的运营,做城市资源赋智整合者、运营服务生态建立者和市场化运营主导者,这三者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核心。
智慧城市的目的是让城市成为一个连续、搞笑、整合、开放的生态系统,但是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担忧自然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声音。
不过可以预计的是,“智慧”的理念还是会内化到未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最终使“智慧城市”=城市,缓解“大城市病”, 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间的精细化和动态管理——毕竟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才是我们建立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