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武穴市阳澄湖大闸蟹苗养殖基地

2023-11-7 14:04:0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武穴市阳澄湖大闸蟹苗养殖基地
脱壳素可以帮助螃蟹苗成功顺利的脱壳,提高脱壳成功率,从而提高成活率。脱壳素可以促进螃蟹苗脱壳的速度和次数,河蟹每脱一次壳就长大一圈,提高脱壳速度和次数是养大蟹的关键之一。如何提高蟹苗的成活率?很多蟹农关心螃蟹苗的成活率不高。那么螃蟹到底如何才能容易养活呢?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螃蟹的生活习性以及饮食习惯。首先,蟹苗的饲料一定有所速保证。螃蟹属于杂食性甲壳类动物。动物性的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等。
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比例,是根据河蟹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下半年是河蟹生长摄食旺季,也是河蟹肝脏积累的重要时期,在饵料配比上,此时动物性饵料应占主要成分,以促进河蟹体重的增长。吐水:在岸边等1-2分钟,让蟹苗适应一下气温,然后开始试水,除去螃蟹苗的体胃、鳃部的污物。若是外地幼蟹,应在其上车之前做好吐水泡苗:性的药剂,尽量不要使用。因为这些药物能降低蟹苗成活率,应尽量使用能够使幼蟹迅速恢复体质、抗应激的药物。螃蟹苗消毒:为防止螃蟹苗养殖中携带致病菌,或运输过程中损伤,导致感染,在放苗3-5天后,可使用碘制剂消毒。
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或成螺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也就分为一期。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壳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每只大眼体6?7mg的体重逐渐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蜕壳数十次,而每蜕一次壳都是在渡过一次生存大关。
河蟹蜕壳时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蜕壳过程中质量明显增加,在以后的生长中,水分的失去却是缓慢的,并逐渐为组织生长所代替,河蟹生长的速度受环境条件,特别是水温和饵料的制约。通常,早期幼蟹蜕壳次数较为频繁,刚入湖泊的大眼幼体,以后每隔5?7天,7?10天相继蜕壳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随着不断生长,蜕壳间隔时间逐次延长,如果环境条件不良,蜕壳生长停止,这也是同龄个体、在不同条件形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长与水体、饵料中的钙、磷关系密切。有关试验表明,刚蜕壳的软壳蟹,体重比未蜕壳前增加30%?40%,这段时间多则1小时,少者数分钟,依靠鳃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无机盐类。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软壳蟹1?2天壳就变硬。如果放入蒸馏水中饲养软壳蟹,河蟹在水体中吸收钙离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能力强。
河蟹蜕皮前夕要求壳中钙总量与体内钙的总量相5.等,同时河蟹体中的磷总量是壳中含磷的52.2倍。为了配合河蟹较好地生长、蜕壳,在精养蟹池中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钙5千克,磷酸氢钠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过磷酸钙)河蟹的配合饲料中必须考虑钙和磷的比例,氯化钙和磷的氢二钠比例为2:1,才能保证河蟹生长、蜕皮的物质需要。
武穴市阳澄湖大闸蟹苗养殖基地
如螃蟹数量过少,该螃蟹规格大,临近脱壳期,运输途中会脱壳死亡。育苗水体盐度、温度:蟹苗出池时,要求水体盐度不高于4‰,淡化时间不少于7日龄,出苗时水温在21℃左右,育苗池水温与养殖池水温差在2℃以内,不超过4℃。看公母,公螃蟹苗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圆形的,这是非常简单的辨别方法。喜欢吃膏就选母的,喜欢鲜甜蟹肉的就选公的。当河蟹脱壳的时候,螃蟹苗会出现自然残杀的现象为了。有的河蟹会再脱壳期被没有脱壳的河蟹吃掉,这样就会导致死亡率的增长,使用脱壳素可以让软壳期的河蟹在短期内迅速变成硬壳,快速强壮起来,从而避免了相互残杀的情况。
每亩池塘放养多少蟹苗较为合适?很多没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经常会问小编这个问题。今天就来跟养殖户朋友们说一说这个问题。每亩投放多少只螃蟹就是经常说的蟹苗投放的密度。这需要养殖户们根据水源的情况来进行判断,比如水深、水流、水草多少、品种、是否放养其他的鱼虾,同时兼顾水面天敌的多寡,以及螃蟹市场的规格需求、需求等。
将水位打到高,用新-绝杀1.5瓶/亩,全塘浸泡,第二天再用几瓶《新-绝杀》在船上兑上水,用水泵冲洗一次圩子,这样药物会顺着圩子往下流,渗入泥土以及龙虾洞里,将其圩子上泡不到的龙虾彻底,浸泡10天后用石灰60斤/亩再泡10天优点:无残留,成本低,时间短,龙虾杀得彻底;缺点:工作量大,人辛苦。塘里鳅鱼多,但无龙虾,也不曾发病环沟先上水,用新-绝杀环沟计算1.5瓶/亩水体,环沟浸泡5天,然后坂田上40公分水,全塘用一次新-绝杀1亩/瓶,浸泡10天后下石灰60斤/亩泼。
全塘泼浇浸泡10天,第二天再用几瓶新-绝杀在船上兑上水,用水泵冲洗一次圩子,这样药物会顺着圩子往下流,渗入泥土以及龙虾洞里,将其圩子上泡不到的龙虾彻底,浸泡10天后用石灰60斤/亩再泡10天。河蟹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管理。 创造生态脱壳环境:
7-8月河蟹要进行关键的一次脱壳,这次脱壳时间长,并常出现因脱壳不顺利而死亡的现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能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除着生物的基质。因此,养殖蟹池应尽早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善率达50%左右,这样就可以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场所,有利于河蟹脱壳时躲避敌害,防止软壳蟹受其他蟹攻击。有条件的,将软壳蟹挑出来,放在通风、阴凉、有水草的池或盆内暂养,等蟹壳硬后再放池内饲养,以提高脱壳蟹成活率。 
合理增加投喂量: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莲以及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外,每周搭配投喂2~3次动物性饲料,如屠宰场下脚料,小杂鱼、蚯蚓、螺蚌肉等,或者增加富含蛋白南、脂肪的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科、黄豆等。粉质饲料好混配后蒸制成块状投喂。投喂量为在池蟹体重的10%~15%,看第二天食料有无剩余而相应增减。
武穴市阳澄湖大闸蟹苗养殖基地
植物类的食物则有浮萍、丝状藻类、苦草、金鱼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水葫芦、水花生、南瓜等。精饲料有豆饼、菜饼、小麦、稻谷、玉米等。在一般情况下,河蟹不仅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能力强。水草等饵料较易获得,故在自然环境中,蟹苗胃内的食物组成常以植物类的食物为主。螃蟹饱食后多余的养料大都贮藏在肝脏中。这也是为什么螃蟹的耐饥能力也很强,长达一个月不吃食也不致于饿死。水温在5℃以下时,河蟹的代谢水平较低,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在穴中蛰伏越冬。所以,只要螃蟹苗养殖的前期做好放养的准备工作,螃蟹还是很容易成活的。
10月份之后,气温逐渐下降,螃蟹又停止了脱壳,这期间必须以精料为主,使苗体健壮越冬,搞好注、排水不断改善水质,加大水位,增加溶氧,控制肥度。调节好池水ph值,蟹苗生长的适合ph值在7.5-8.5之间,要保持这个标准。每月要施2次生石灰进行消毒,一般每亩1次15公斤,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预防苗种疾病。养殖螃蟹苗数量要适中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2亩左右为宜,养殖池塘以盘子式较好,不宜设“蟹岛”,池坡宜缓不宜陡,坡度比1:4为宜,水深1.5米左右。
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每天下午3~5时投喂,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 避免水质污染:在河蟹的旺长期,要确保池塘水深1米左右,以清澈、干净、溶氧丰富为佳。定期换水,每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30厘米。换水好在傍晚前进行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发现池中河蟹多数登岸,且吐泡,尤其是白天有大批蟹攀爬出水面,且受惊也不下水或一下水上上岸,表明水中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尽快换水,换水量也应加大。
及时防病治病:高温季节,河蟹易引发暴发病,因此,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辅以药物防治疾病。可定期交替泼洒1毫克/粉、0.5~1毫克/升、1~2毫克/升硫酸锌、05毫克/升蟹安灵等药物;经常投喂药饵,每1000克蟹重用0.1~0.2克或拦饵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壳粉、骨粉、鱼粉、禽蛋壳粉,以利河蟹脱壳。寄生虫病可用5~10毫克/升或其它全池泼洒,性病用消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2~3次,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则效果更佳。 
防止逃蟹损失:蟹在夏霜秋初易逃跑,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走的痕迹,检查是否有洞与外界河沟、稻田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水口的拦护设备也要注意检查,防患于未然。 螃蟹投喂技巧 螃蟹是一种杂食性的水生动物。它的饵料有以下几种,但不能用单一的饲料饲喂。 (1)天然饵料 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均称为天然饵料。
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的饲料。 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它的好饲料。 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水浮莲、水花生、等,是它的主体天然饵料。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