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胃胀、消化不良是怎么回事?佛山肛泰胃肠医院专家揭秘

2023-11-7 2:58:4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胃胀、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佛山肛泰胃肠医院专家,包新任主任表示,胀气时腹部一部分会胀满,气体透过打嗝、放屁等方式排出;消化不良经常出现在进食后,常见现象有肠胃胀满不适、食欲不振、胃酸逆流等。胀气与消化不良经常连袂出现,相互影响,消化不良的其中一种表现是胀气,而胀气也多因消化不良而起。
引起肠胃胀气的气体,主要来源是经口吞入,或在肠道中产生。进食速度过快、边吃饭边说话等动作,会使我们吞入较多空气,空气被送入肠道,自然就会产生胀气。
当有比较多未经消化完全的食糜被送入大肠,在大肠发酵后也会产生比较多的气体。一般饮食习惯改变,如突然食用大量蔬菜;对食物耐受性不良,如乳糖不耐,以及肠胃发炎时,比较容易有较多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被送入大肠。在这些情况下,胀气的发生率会较高。
包主任表示,当胀气与消化不良持续时间长达1个星期,建议至医院检查,以判别是否有其他医疗上的问题需要加以治疗,接着包主任从中医角度分析胀气和消化不良。
中医观点
胀气与消化不良属于中医湿阻、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中,脘痞就是胃脘部饱胀,嘈杂则指胃有堵住感,说撑不撑,说空又感觉有石头重压感,令人很不舒服。
中医认为,造成胀气与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暴饮暴食、情绪郁闷、压力难解、脏腑虚弱、湿热夹痰等,都可能形成胀气与消化不良。想要厘清原因,就要靠中医师透过问诊把脉等方法,抽丝剥茧,才能把凶手揪出。
虽然胀气与消化不良是多数人常见的毛病,但中医认为类似问题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多余的气滞留于体内,会扰乱体内的气机,使得气血、津液的循环紊乱,时间一久,五脏六腑都会受损。轻忽胀气与消化不良,最终恐怕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消化不良意指脾胃已经受到损伤,可以预见对健康的影响甚大。建议出现胀气或消化不良的困扰时,请中医师帮忙调理,将多余的气排出,顾好后天之本。
中医治疗
胀气与消化不良,中医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造成病因来调理。治疗方法多运用内服中药搭配穴位按摩。
根据中医理论,胀气与消化不良常见肝气犯胃、宿食停滞、脾胃虚寒、寒湿内聚、湿热蕴结5种类型。
肝气犯胃者:
因情绪问题影响肠胃蠕动,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伏较大,且多面临许多压力,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宿食停滞者:
多因聚会暴饮暴食而起,治疗原则为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脾胃虚寒者:
消化吸收功能本来就弱,就算进食量不大,也容易胀气和消化不良,治疗原则是补益脾胃、温中祛寒。
寒湿内聚者:
饮食多喜爱冰冷,导致体内产生寒湿等邪气,治疗原则是温化寒湿。
湿热蕴结者:
饮食上喜爱重口味,而刺激性的食物都会影响肠胃蠕动的功能,造成胀气与消化不良,治疗原则是清热化湿。
按摩腹部穴位有助排气
中医认为胀气与消化不良不是大毛病,但却必须正视。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想要身体健康一定要顾好脾胃。再者,肠胃中的气若不排出,会影响身体气机,牵动的是全身。想要促进肠胃蠕动及功能,可以借助穴位按摩,绕着腹部按摩,也有不错的效果。
一招舒缓胀气与消化不良→揉按中脘穴
穴位:中脘穴
位置:位于胃上方,肚脐上4寸处。两个3指并拢的宽度即是4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无名指放在肚脐上,向上折量2次,即可找到中脘穴。
方法:找到中脘穴,以中指按压至出现酸胀感,早餐前空腹揉按20下。
功效:健胃整肠、消除胀气。
如何预防
包主任介绍,可以采取以下四种办法:
1避免食用易引起胀气的食物洋葱、马铃薯、芋头等,都是容易产气的食物,但就像会引发过敏的食物一样,容易引发胀气的食物因人而异。有胀气问题的人,要找出会让自己胀气的食物,日后少吃或减少食用量,以避免困扰;
2适量饮用有助消化的饮料酸奶、水果醋、柠檬汁、薄荷茶可帮助消化,具有消气作用,平日可适量饮用;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吃太油腻的食物、适量食用高纤食物、少喝气泡饮料,都可以避免胀气发生;
4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尽量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可以散散步,帮助消化并使肠道内的气体排出。另外注意锻炼身体,养成每日运动习惯,让胃肠保持蠕动,也可以避免胀气。
名医推荐:包新任
临床经验近三十年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佛山肛泰胃肠医院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成员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系
进修于上海复旦大学,多家省级知名三甲医院
精研领域
多年临床诊疗经验,立足中医培土派理论基础,精通西医高科技电子胃肠镜等检查,精研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病。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类胃肠痛症,炎症,萎缩性和增生性病症。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年会等专业学术会议,在中华牌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