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为什么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令人心寒

2023-11-6 7:04:0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你的微信里有多少好友?
我的通讯录显示600位左右的人数,这其中家人、朋友、同学大概占1/3。
同事及工作上往来的陌生人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微信好友空间。
再除去半年可见、仅三天可见,或者屏蔽不可见,能开放彼此点赞评论的好友不到200位。
这剩下的200位,说实话,是真心觉得可以分享日常生活才保留的。我发我的日常,你默默地做个观众,偶尔互动调侃,关心关心大家的状态,挺愉快的一件事情。
前阵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我不再发朋友圈了”,理由是,朋友圈大多都还是熟悉的人,有时候忍不住发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结果被大家责怪你怎么这么负能量,有个朋友还小窗私聊提醒自己,老是发这些不好,挺矫情的。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发朋友圈?
从我自身来说,无非就是想要分享当下的心情。人都是需要社交的。朋友圈就是这样一个社交圈,以前你发qq空间、发微博,再早一点,你用博客。网络还没有那么开放的时候,我们用短信进行彼此的联通和分享。如今网络开放了,社交圈极大化,很多人说朋友圈虚幻了,有的想炫富,有的在卖惨。
对于这一点,我只想说,朋友啊,你看不惯可以屏蔽啊,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教养,没必要去给人评论添堵。
或许,事实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呢?你觉得他在炫富,其实他只是终于攒够钱买了一个包包分享喜悦;你觉得他在卖惨,也许他这一刻是真的心情低落。
所以,请尽量包容一点,别在人家的朋友圈留下太过刻薄的评论。
记得母亲节的时候,我转发了一篇名为《妈妈,你不要再老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并附上一段深情但不矫情的“告白”。
在发这篇文章前,我和我妈正处于吵架的冷战期,我妈脾气比较大特别强势,也放不下面子。而我属于不善言辞的孩子。很多国人其实都这样,明明对家人爱得很深,但他们的感情大多含蓄而内敛,平日里从不轻易表露,只有借着节日才会说出那句“我爱你”。
谁想,那天我的朋友圈刚发完没到一分钟,便有一个朋友评论道:“平时对你妈好点不就得了,何况,你妈看得到你的朋友圈吗?”末了还带上了一个不屑的表情。
我很气愤,当即回复“我妈最爱翻我的朋友圈,怎么了。”那位朋友没有再回复我。
朋友圈这样的朋友不多,但也的确不少。
当你出门游玩看到美好风景的时候,习惯性发个朋友圈作为纪录,却冷不防跳出一个酸酸的评论:“真有钱,真有闲,跑这么远去玩还不如把钱存着呢!”
你失恋分手很难过,又不敢和爸妈说,于是在朋友圈感叹了下时光易逝旧情难再。情绪上有些消极,文字也略显颓废,马上又有人评论:“每个人都辛苦,有什么好哭诉的。”
你拍了几张家里猫的照片,放到朋友圈,很可爱的小猫,也会有人指责你说:“搞不懂你们这些人,把猫当宝贝儿子一样,醉了。”
很多人都说,现在不管开心还是不开心的事情,都不怎么发朋友圈了,以前是觉得大家不在一起,彼此看看状态联系下感情,现在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必要,久而久之,就不发了。
为什么我们都不敢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情绪了?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正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圈存在几个时时刻刻都不忘泼冷水的朋友,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发朋友圈了。
说实话,就算是陌生人,也会顾及点基本礼貌,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更何况是朋友圈里的朋友呢?好歹也尊重下他人的感受吧。
智者在给予批评或建议的时候,总能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既达到了目的,又顾全了对方的面子。
海明威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懂与不懂,不多说。若真要说,也请三思一点,礼貌一点慢慢说。
朋友圈的互动本是为了拉近双方的距离,可是一句冒失的评论,只会寒了对方的心,反让你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