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尔信科普:什么样的数据中心容易遭雷劈?
2023-11-5 18:33:3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眼下多雨的酷暑已至,又到了考验数据中心制冷散热效果的时节,与此同时还要抵挡频繁的雷电冲击,每逢这个时候,网络设备遭受雷击的事件便一浪接一浪,轻则造成个别网络设备受损,重则导致整个局域网瞬间瘫痪。那,什么样的数据中心容易遭雷劈又有什么防雷劈的措施呢
数据中心遭雷击部分数据丢失
网络设备遭受雷击而报废的先例,每年都有。对于数据中心来说,轻则个别设备受损,重则局域网瘫痪。在很多农村电压不稳的地方,一旦暴雨来袭,时常听说有人家的电脑或者电视被雷击损毁。但是有人说了,数据中心的防护措施严密,寻常雷击电压不能奈何!果真如此吗
你要知道,虽然雷击造成的感应电压一两次不会击毁网络设备,但常年累月的过压冲击,会加速零部件的老化,使得设备寿命大大缩短。这会严重影响网络的稳定性。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还记得2005年,谷歌位于比利时的数据中心由于遭遇了4次闪电袭击,导致磁盘受损、部分云存储系统断线、数据丢失。后来虽然经过紧急抢修恢复了绝大多数的设备,但仍然有0.05%的磁盘未得到修复,造成其中的数据永久丢失。
2018年9月4日 09:29,微软云服务 azure报告,由于美国中南区数据中心附近发生了雷击在内的恶劣天气事件,导致冷却系统的电压暴增,使得多个 azure 服务出现连接问题,客户对储存在中南区数据中心的资源受到严重影响。
数据中心雷击事件情况分类
雷劈数据中心的情况大概有三种,第一是直击雷,也就是说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从而产生电效应,热效应以及机械力,而让建筑物受损。与此同时,直击雷产生的强大电流还会通过接地线,经过接地体入地,使得地电位(也就是某一地区的平均电位)在短时间内升高到危险程度并产生高电位,并由此引发地点位反击,摧毁附近的设备或者直接伤人。
第二种是雷电感应(对地雷击和云间放电都能造成雷电感应),这一般是指雷电放电的时候,在附近的导体(比如湿木头,水源,金属等)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能造成金属之间产生电火花。这其中,以对地雷击造成的损害最大,由于对地雷击距雷击点近的特点,会产生较大的感应浪涌,其威力覆盖范围可以达到500米之大。在这范围内的电子设备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云中放电的危害相对小一些,但发生的概率更大。雷云放电,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天空闪电,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会释放大量感应电荷,如果不能有效的导入地下,就会产生高电位。然后在其危害范围内,也几乎是人畜不存......
除了雷电直击和雷电感应以外,还有一种雷劈叫做雷电波入侵。这是由于雷电击中高架电线或者金属管道产生的。雷电波会以这些电线或者金属为媒介,侵入机房内部。严重的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前文提到的农村地区电器受雷击损毁,大多与此有关。根据之前发生过的实例来看,雷电感应造成的浪涌电压,是损毁it设备的主要元凶。雷电感应通过各种媒介把感应浪涌导入it设备内部,将其接口或者芯片击毁。
数据中心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十分重视,防雷击工作更应该是重点。虽然很多名牌网络设备本身带有防雷保护功能。但极端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压有时候可能达到上万福特以上,路由器,交换机等it设备自带的防雷功能防御这样大的浪涌,无异于以卵击石。匹配单独的防雷设备就显得十分必要。
数据中心防雷击有哪些措施
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是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二、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和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三、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的杆塔,支柱,以利用其作为下引线。
四、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应用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
五、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cm。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国家气象局和公安部及各省,地区相关部门都联合发文,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只有建立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系统,才能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