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吾儿身体欠安,大清早看之前一直看的医生再坐诊就赶过去现场挂了个号,人家医生也很照顾,说可以下午来看。下午儿子睡过午觉带去,经医生的诊断,判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验血后让我们挂水。付完钱取号挂水,因为之前对儿童输液室的护士的水平有数,所以出门前老婆特地关照就挂前几个月挂过的右脚,并用留置针(即软针)。然后那个护士在右脚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终于找到了吧,针眼戳进去扭了几下准备接输液管了。然后回血了,就这样拔了出来,此时右脚出血了,拿了个胶布贴上,这时我忍了(毕竟孩子小,静脉细,不好找)。换左脚,找不到。换右手,情况和右脚一样,针眼戳进去扭了几下准备接输液管了。然后回血了,就这样拔了出来,此时右脚出血了,拿了个胶布贴上。这时她也慌了,自己主动找了个她认为经验比她丰富的护士来。这回换头上找静脉,拿个剃刀刮了点头发,没找到,再刮,没找到,再刮。我真要谢谢你们了,总算找到了,也顺利戳进去了。不然如果一直找不到,真怕你们给吾儿理了个发,到时候问我要理发的钱,是给还是不给呢,挺犯难的?!(从第一个护士开始,吾儿哭的惊天动地,还不停的想挣脱,本着我发火了,受苦的是儿子,全程我没发火)。
下面是我们想提两点:
1.不可否认,市立医院本部儿科专家门诊的确可以说能让人对医术放心,可是输液室的护士就大打折扣了。因为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很想问一下为什么你们护士水平那么差?为什么给小孩找个静脉那么累?不要说孩子太小,不好找。吃这碗饭就操这份心,就动这个脑筋。不要仰仗来你们这边输液过的家长对你们水平心里有底就可以永远如此,碰到忍不了的就是“医闹”了。希望院方及市卫生局能给个合理的解释,告诉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医生的医术与护士的“扎针水平”如此强大的反差?!
2.烦请相关主管部门能进行暗访或者随机摸查的方式来了解此事。我一个人说有问题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但是据观察这是常态化,如果有其他家长和我形成共鸣,那么我想你们是该管管和抓抓了。
苏州市卫计委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首先,就此次就医过程给您带来的不便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儿童静脉穿刺是否能一次成功涉及诸多因素,护士们都希望能“一阵见血”。针对您反映的问题,我委已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技能训练,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同时也感谢您的医院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去年我在某院手术期间挂水,有天,一实习护士静脉下针,连着三次出血,我看她年纪小,连忙打破尴尬的气氛宽慰她:没关系,感谢她帮我护理,,小护士还算懂事,临走时自责说:戳了你三次,不用谢,,
年纪小,经验不足,理解吧,,现在各大院医护人员不足是明白着的,希望院方能籍此加强护士专业的培训。
都这样,,流的是你儿的血,疼的是做父母的心。
少爷还是千金?祝早日康复。。
可是偌大个输液室那么多护士,不是都年纪轻吧?即便是年纪轻,那难道每个孩子来输液都要哭天喊地吗?说不过去的
小孩子输液哪个不是哭天喊地的……
2018-8-27 07: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