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之美,就在于肉。我们知道,所谓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并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养多肉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多肉能肉起来,也就是胖起来,这是目标,但是很多朋友养多肉时达不到这个目标。多肉叶片不“肉”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盆土以及环境过于干燥,造成多肉严重缺水,引起叶片干瘪;
2、浇水过多,多肉还能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吸收过多水分,多肉植株会直接往高处大处长,导致叶片不“肉”;
3、光照太少,多肉植株还能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多肉为了接受更多的光线,会发生徒长现象,导致多肉叶片看起来不够“肉”;
4、多肉植物为什么要叶片或者根与茎肥厚呢?答案极其简单,这就是植株要储藏大量水分。多肉植物不长肉,就是因为植株不能储藏水分,或者没有必要自身储藏水分了。多肉植株根部出现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造成多肉植株萎靡不振,叶片没有生机,自然也不“肉”。多肉植物生长健壮,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能够正常的吸收和储藏水分,起码应该满足以下三个基本个条件:一适当地温度必要的休眠期,二比较干燥 的的土壤以使植株有储藏水分的需求和空间,三是适当的光照让多肉植物具有生长和贮藏水分的能力。
针对以上原因,解决办法如下:
1、多肉植物喜欢干燥,但是也不能过于干燥,还是要适当浇些水,春秋季盆土干透就应该浇水,夏季和冬季浇水可以少一些,浇水时注意遮阴和防冻;
2、多肉植物喜欢干燥,浇水要适可而止,多肉植物体内积蓄水分非常充足,能承受很长时间的干旱,浇水要控制好节奏,适当给它一个处于干燥的时间,消耗体内储存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水分补充,有利于叶片变得“肉肉”的;比较干燥 的的土壤以使植株有储藏水分的需求和空间。上文说到,多肉肥厚根、茎、叶就是为了贮藏水分。我们栽植养护,必须让植株有储藏水分的需求和空间。盆土长期水分充足,植物生长根本没有储藏水分的必要了,长此以往,肥厚的根、茎、叶也就会慢慢变薄。于是就出现了多肉叶片不“肉”的状况。解决措施简单,这就是严格控制浇水,真正做到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尤其不宜连续浇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积水,严重的导致烂根。这样,才能够还原其原来生长环境特点。干燥一点阶段之后,一旦有水,则会拼命吸收极力储藏,植株的根、茎、叶也就会肥厚的肉起来了。
3、增加多肉植物的光照时间,多肉植物是非常喜光的植物,光照越多长得越好,春秋冬季最好接受全日照,夏季适当遮阴;适当的光照让多肉植物具有生长和贮藏水分的能力。室内栽植养护多肉,由于受建筑结构的影响,光照时间与光照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大部分多肉植物,又都是喜欢比较充足的光照。很多多肉植株在其原生地环境中生长,每天光照时间不会低于3-4小时,有的甚至能够得6-8小时的阳光照射。二者相比,室内栽植大多不能植株生长的光照需求,因而,多肉盆栽,越养越瘦,也是正常。所以,我们最好将多肉盆栽放置于靠近前窗的位置,更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经常打开窗户,让阳光直射。
4、多肉根系如果出现问题,在没有腐烂的情况下是很好挽回的,及时修根、消毒,重新栽种。
注意一点:适当地温度必要的休眠期。我们家居盆栽养护的多肉植物,其原始品种,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大都形成了因为四季气候变化而生长和需要休眠的生长特性。一般分为冬种型和夏种型。所谓冬种型,指的是冬季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时休眠的种类。如阿房宫、钟馗等多肉种类,冬季只要维持室温夜间上10℃,白天25℃即可正常生长。而夏季,则需要保证其正常休眠,防止温室内温度过高,及时采取通风透气措施,保持生长环境的空气流通。所谓夏种型,指的是植株在春夏温暖季节生长,冬季休眠,如金琥、猩猩丸等。如果夜间温度在20℃以上,白天在35℃左右的高温环境,则适宜植株生长。冬季,则需要做好防寒措施,保证植株休眠期安全越冬。如果不能正确区分二者的生长差异,混为一室栽植养护,自然多肉叶片不“肉。
切实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养护的多肉盆栽则会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根、茎、叶丰满,颜色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