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在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气候以及社会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在江汉平原上的湖北省,已有许多美食堪称“食文化”的瑰宝——米茶无疑是最能体现其地方特色的美食。
湖北湖泊众多,降水丰沛,土壤肥沃,中部的江汉平原盛产水稻,这决定了湖北人民以稻米为主食的传统。盛夏时节,暑热难解,聪慧过人的鄂地先人们便开始思索夏季解暑之法,于是米茶应运而生。也正因如此,在很久以前米茶就广泛的在湖北得到传播,并深受人民的喜爱。
在湖北的很多地区,例如仙桃,天门,荆门,钟祥等部分地区,米茶可称得上是特产了。常有外乡人远道而来,只为尝尝那地道的米茶。
有人或许会问:“米茶是什么?是用茶水煮的饭吗?”米茶之名听起来好像有点儿奇怪,常常让人好奇其做法,那么笔者便为大家解答一二。
米茶的做法很简单。首先,选干净洁白剔透的大米,然后将米倒入大锅中进行炒制,并时不时地用锅铲翻动。炒米的过程看似普通,实则讲究,是米茶味道好坏的关键。炒米其一是要把握火候,二是要把握时间,三则是要经常翻动锅中的米,让米均匀受热。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会闻气味:米在炒制过程中会有气味,根据香味和焦味可以判断炒米是否炒好。当锅中的米色泽焦黄,散发出淡淡的焦香味时,米茶米就炒好了。若是颜色发黑发暗,气味焦糊就是炒过了,这样的炒至失败的米会影响米茶的风味及口感,味道发苦,只能弃置。
在经过最关键的炒米后,其他的步骤似乎较为简单了。用一口大锅将水煮沸,,放入洗净的炒米,将炒米煮至“开花”,香喷喷的米茶便做成了!
做成后的米茶茶汤微黄,米粒“开花”,热气扑鼻,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诱人至极。既可解渴,又能饱腹,可谓是绝佳的食物。盛夏时节,听着聒噪的蝉鸣,一家人聚在一起,就着几道小菜吃着米茶,去去身上的暑热,解掉心里的烦闷,米茶成了湖北人民心中最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米茶冷热皆可以吃,夏季常有人舀起茶汤冰入冰箱作为去除暑热的绿色健康饮品。不仅如此,由于米茶寡油清淡,也有人将其作为减肥食物。
米茶是湖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各大超市也常年有卖煮米茶要用的炒米,但却少了米茶的香气和口感上的风味,米质硬。因此,要想吃到正宗的米茶,最好是在热情好客的湖北友人的家中。
米茶是湖北美食的瑰宝,不仅仅是因为其味道带给人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因为米茶代表着家的味道,蕴含着亲人对我们的关心。不少在外漂泊的游子总会在吃到亲人寄去的米茶时潸然泪下,内心的乡愁难以排解。
微黄的茶汤,开花的米粒,诱人的香气,微甜的余味令人回味无穷,这正是舌尖上的湖北的美食瑰宝,更是湖北人民心中家的味道!这样的米茶又怎能让人不爱呢?
(文:李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