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肾瘀血
肾瘀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的局部静脉回流受阻,造成肾内静脉性血量增多的现象。见于多种传染性、中毒性疾病。
肾瘀血的病理变化:肾肿大,表面呈暗红色或蓝紫色;切面可见皮质部色浅呈红黄色,髓质部为暗紫色,界限明显;弓状静脉断端流出暗红色血液。如在生前发生瘀血,则两侧肾变化一致。
肾淤血示例一
肾淤血示例二
2 、肾 出 血
肾出血 是指发生于肾脏的渗出性出血, 见于传染病、中毒性疾病等。
肾出血的病理变化:肾表面有针尖大至高梁米粒大小不一的点状出血,新鲜的出血点呈红色,陈旧的呈暗红色或黑紫色。有的出血多限于肾皮质部 (多见于急性猪丹毒) 和/或髓质部。
肾表面小点状出血 肾皮质大点状出血
肾皮质出血
3 、肾脂肪变性和坏死
肾脂肪变性和坏死 是指肾脏发生变性性和坏死性变化。见于急性传染病、中毒病等。
肾脂肪变性和坏死的病理变化:肾脂肪变性的肾稍肿大,表面呈淡黄色或泥土色,切面见肾皮质增厚,有黄色条纹或斑纹。肾坏死时可见肾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或黄白色梗死灶。有的表现肾肿大、柔软,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切面结构浑浊不清,有淡黄色与髓放线平行的条纹。
肾肿大 表面呈淡黄色
4、肾 囊 肿
肾囊肿是指肾脏内有大小不一的水囊物形成,以猪多发生。先天性囊肿是由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部分肾小管变成盲管,致使尿液潴留在肾小管内逐渐发展形成囊肿,多为单个囊肿。后天性囊肿则是由于肾小管被炎性渗出物或脱落的上皮阻塞或被周围增生的结缔组织压迫,造成肾小管闭塞的结果。后天性囊肿一般比先天性囊肿小。
肾囊肿的病理变化:多发性肾囊肿常见于肾实质深部,切面呈不规则的蜂巢状,囊肿壁薄而透明,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呈淡黄白色,如有出血则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而单个囊肿一般为单侧性大囊肿,多发于肾皮质部,呈球状或椭圆形凸出肾脏表面,囊内含清亮液体,囊壁光滑 。
肾囊肿
囊肿壁薄而透明,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呈淡黄白色
5、肾小球性肾炎
肾小球性肾炎 是指原发于肾小球,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炎症。某些传染病(猪丹毒,猪瘟)时,常伴发肾小球性肾炎。
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常发生于急性感染之后,病程较短。病变主要在血管球及肾小球囊内,有变质、渗出和增生等变化。
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也称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
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发病迟缓,病程长,症状常不明显。其特征是肾脏显著皱缩、变硬,又称为固缩肾。
肾小球性肾炎的病理变化:急性肾小球性肾炎表现肾脏稍肿大,被膜紧张,易剥离;表面及切面呈红色,称为“大红肾”;皮质略增厚,纹理不清,肾小球呈灰白色半透明的细颗粒状,有的则可见红色出血小点。
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的肾脏肿胀,柔软,色泽苍白或灰黄,有“大白肾”之称,表面光滑,可能有散在出血点,皮质增宽,与髓质分界清楚。病变为弥漫性。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性肾炎的眼观特征为两侧肾对称性缩小,苍白,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或呈颗粒状,被膜粘连,不易剥离。切面的皮质变薄,见有微小囊肿。
大红肾(丹毒)
6、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 是指肾间质发生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的原发性非化脓性炎症。间质性肾炎有弥漫性间质性肾炎和局灶性间质性肾炎。弥漫性间质性肾炎多在幼年家畜中常见,伴发于全身感染。
间质性肾炎病理变化:局灶性间质性肾炎:剖检可见肾表面散在0.5~1cm大小的灰白色的圆形结节,被膜易于剥离,或与结节发生粘连。切面见结节局限在皮质,呈楔形,眼观似淋巴组织,边缘部可见出血。病变多时,皮质呈现斑纹或斑块,又称为“白斑肾”。
急性弥漫性间质性肾炎:肾通常肿大,被膜紧张,易于剥离。被膜下皮质表面和切面可见灰白色斑纹,波及到整个皮质和髓质外带。
慢性弥漫性间质性肾炎:肾脏体积缩小,质地较硬,肾表面皱缩,淡灰或灰黄褐色,被膜增厚,与皮质相粘连,不易剥离;切面见皮质变窄,与髓质分界不清,可见小囊肿形成。
肾坏死(下切面)
7、化脓性肾炎
是指肾盂和肾实质因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化脓性肾炎往往是其它器官的化脓性炎症的化脓性细菌向肾脏转移的结果。其感染途径可通过血源性或尿源性感染。
化脓性肾炎病理变化:肾脏肿大, 被膜易剥离。表面散布粟粒至黄豆粒大稍隆起的黄色或黄白色圆形化脓灶,病灶散在或弥漫性分布或局限于肾的局部。大的病灶深入肾皮质层。浅表性脓肿破溃后可引起肾周围组织化脓性炎。
肾囊肿切面
8、圆环病毒性肾炎
由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肾脏有特征性的变化:肾性血尿;肾脂肪囊密布纤维素、蜘蛛网状分布;肾表面隆突不平、出血、坏死;大部分肾皮质和髓质结缔组织增生、肌化。
肾表面出血、坏死
肾皮质和髓质结缔组织增生、肌化,皮质缩小
9、肾尿酸盐沉着
尿酸盐沉着 是指动物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结晶沉积于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尿酸盐结晶最易沉着在关节、腱鞘、软骨、肾、输尿管以及內脏器官的浆膜上。
尿酸盐沉着的病理变化是肾苍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形成花斑肾。切面可见沉积的尿酸盐形成散在的白色小点,扩张的输尿管内充满白色石灰样沉淀物。
肾内磺胺沉着与尿酸盐沉着的区别是,前者磺胺呈晶体状,嘌呤是放射状。
肾脏尿酸盐如下图:
肾內磺胺结晶沉集
10、肾积水
由于尿液从肾排出受阻、蓄积,造成尿液潴留,而引起肾内圧升高,以致肾盂肾盏逐渐扩张。
肾实质萎缩与破坏,统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髓质空洞、皮质变薄
肾积水,造成肾萎缩
11、膀胱出血、坏死
大部分猪瘟病例会出现膀胱出血。
在泌尿生殖系统严重炎症时,膀胱也会出现出血、坏死、糜烂。
膀胱浆膜出血
膀胱黏膜出血
膀胱黏膜条块状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