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北塔区:精准发力 产业扶贫“挑大梁”

2023-10-14 17:25:2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8日讯(肖鸿 曾伟 唐龙)修剪枝叶、除草浇水……4月17日清晨,55岁的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乡贫困户廖国庆像往常一样在黄桃林中忙碌着。“再过几个月,这批黄桃就能挂果,到年底我家就可以买得起小汽车了。”看着区里为他量身打造的精品水果种植林的脱贫项目,廖国庆对生活充满信心。
北塔区12个贫困村虽然已在2017年整体退出贫困序列,但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以来,该区牢牢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念好产业扶贫“准”字经,优产业、强队伍、鼓志气,让贫困户脱贫之后再“送一程”,实现稳定脱贫。
瞄准特色,发展优势产业。“我们村的桑葚个大味甜,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上门订货咯,今年合作社人均年增收至少在1000元以上。”该区桑葚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谷洲村村支书记笑呵呵地介绍着村里的致富产业。该区牢牢抓住“特色”两个字,拓宽产业扶贫思路、强化产业开发指导。目前,该区已新建黄桃、桑葚、葡萄、蓝莓等精品水果基地600亩,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产出已基本稳定,曾经的贫困村实现“一村一基地”“一村一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的这些好的产业,就像一个个造血器,改变我们“贫血”的问题,既带动了集体经济整体发展,又源源不断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和发展空间。”陈家桥乡经济发展办主任李志华说。
选准领头羊,当先示范引领。“大家没种过蓝莓啊、桑葚这种贵气的果果,怕亏本不敢种,我们就带他们探探路。”致富产业的落地不是一蹴而就的。该区按照“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党员+贫困户”的模式,成立党员群众致富联合体,选取了一批村支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安江、长沙等地学习先进种植和管理经验,有多次组织全村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逐步打消了群众顾虑并有力锻炼村支两委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近两年来,北塔区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三十余名余名党员群众加入,党建力量成为守护“产业之花”生根发芽的生力军。
找准症结,拔掉思想“穷根”。“乡亲们,种植蘑菇啊,我们的菇房首先要选择在地势高的位置,但是总体要平坦开阔……”4月18日下午,每月一次的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在陈家桥乡李子塘村开课了。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该区从2018年开始集中开展扶志教育活动,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免费开展针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家庭“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108人、致富带头人培训19人。开展“脱贫示范村”、“脱贫示范户”培养推荐活动,树立一批文明村和星级文明户,推广“星级评比”“脱贫之星”道德“光荣榜”等优秀做法,讲好精准扶贫故事,激发脱贫志气。“精准扶贫可不能光是扶钱,更要扶智。只有让贫困群众认识到掌握一门技能,“富”了脑袋,才能让他们真正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该区扶贫办主要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该区分批次实施扶贫项目22个,全区贫困发生率稳定在1%以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肖霄]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