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猪舍温度高,猪群应激大,给猪场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带来很大的影响。疫苗接种作为猪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到位,有可能给猪场造成灭顶之灾。
夏季猪群免疫,尽量宜选择在气温比较凉爽适宜的时间段,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尽量避开一天中的高温时间段给猪群注射疫苗。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如果选择在一天当中最炎热的时间段给猪群做疫苗,很容易会出现过敏反应。
三疫苗稀释的注意事项
冻干疫苗在稀释前,首先检查是否为失真空或过期。失真空及过期疫苗往往作报废处理。每次注苗前防疫人员必须先统计好本次免疫接种的猪只数量,比如产房有550头小猪,需要增加5%左右的补针头份,本次稀释疫苗即为550*105%=580头份为宜,如果是50头份一瓶,就得稀释12瓶,这样就能保证使用疫苗足量。
夏天气温高,环境温度往往超过25度,稀释好的疫苗应注意避光保存,在1-2小时内用完。所以,疫苗免疫时要根据免疫猪群大小和免疫注射速度快慢分批稀释疫苗,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四疫苗使用前后注意事项
在疫苗接种前,可在猪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c、电解质、黄芪多糖等物质,降低免疫应激反应,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在注射疫苗前后3天禁止使用抗生素类。如果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使用要间隔5-7天,两种活疫苗不能同时注射,因为疫苗之间会互相干扰,影响抗体的形成,免疫效果也不佳。灭活苗和活苗可同时注射,每侧一种疫苗。
免疫前,连续注射器、普通注射器、针尖一定要清洗干净,高压或煮沸15分钟消毒。连续注射器需将各配件拆卸清洗、消毒彻底后方可再次使用。注射部位严格消毒,部位要准,动作要轻快、用力要均匀,不能粗暴对待被免疫仔猪。注射用针头,切实做到一猪一针头;疫苗及稀释液的回温:从冰箱拿出的灭活苗要恢复到室温(25度以上)再进行免疫,冻干苗使用的稀释液也要尽可能接近室温才进行稀释,防止注苗时与仔猪体温温差过大引起应激。
五猪疫苗应激反应如何处理
1、一般反应:
接种疫苗的猪只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一般可不进行处理,1-2天后会自行康复。
2、过敏反应:
对出现呼吸加快,皮肤发紫,口吐白沫,倒地等过敏反应,可一次量肌注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也可每头猪一次量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10毫克。若猪体温超过40℃,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5毫升进行治疗。
3、急性反应:
对免疫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休克等严重情况时,除迅速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药物外,还应采取针刺耳尖、尾根放血,然后把猪放到阴凉安静通风的地方。
疫苗,作为猪场的一种特殊商品,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正确、规范的保存、运输和使用,才能真正做到“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疫苗的运输、保存应注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