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陶成明是三元镇滩山坝社区一组人,2011年,他返乡流转200亩土地种植红心柚,在红心柚地里套种西瓜、南瓜、玉米,养殖土鸡、山羊,让每亩土地发挥出了最大效益。
心念故土回家创业
1993年,26岁的陶成明,踏上了南下的打工路,成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开始是在福建搞建筑,后来才做蔬菜生意的。”陶成明告诉记者,他在工地上干了不到3个月,就发现在当地种植蔬菜是一条不错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尝试,陶成明种植的西瓜、沙地白萝卜开始大量销往日本、韩国。
欢迎添加天宝农技服务平台水果群微信号:kemayin66,交流了解更多水果专业种植技术。
随后,细心的陶成明又发现,福建当地没有人种植藠头,市场上的藠头全靠内地供应,价高货少。敏锐的陶成明再次抓住商机,一次性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藠头,填补了当地的市场空白,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兄弟们都在外打工,这么多年来,我们几兄弟一直轮流回家照顾父母。”陶成明说,轮到自己照顾父母的时候,他就回家,随后继续外出做生意。日子久了,陶成明开始思考,是不是该回家了?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陶成明在网络上看到了第一届丰都红心柚文化节开幕的消息,他敏感地意识到,小柚子定能做成大文章。便和妻子秦淑兰商量回家创业种植红心柚,得到支持。“在外漂泊了十几年,始终想家,回家创业既能更好照顾老人、小孩,也能靠红心柚发展事业,是一举两得的好事。”面对记者提问,陶成明如是说。
走生态发展之路
2011年12月,陶成明独自一人回到滩山坝社区一组,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荒地200亩,标准化种植红心柚6000株。“当时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说我是个‘疯子’,放着福建那边的高收入不要,偏要回家做这没把握的事情。”陶成明告诉记者。红心柚种植前几年没有收入,至少要3-5年才能产生效益。他便在柚地里套种西瓜、南瓜、玉米,实行以短养长。
提起发挥每亩土地的最大效益,陶成明说得头头是道:“南瓜成熟之后,别急着卖出去,也不要收回家里,直接放在地上堆在一起,上面盖一层薄膜就行。等到冬天再卖,价格至少翻两番。”他告诉记者,2014年冬天就靠卖南瓜一项,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2013-2014年,通过套种西瓜,获利15万余元……“个别的红心柚树今年已经开始试挂果,不过我想的是明年才让它大面积挂果,后年产果。”陶成明表示,按照如今的市场行情来看,一亩种植30棵红心柚,一棵树挂果20个,他的红心柚获利60万元不成问题。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在陶成明家中,记者发现了一个长约2米、宽约0.8米、高约1.7米的大家伙。秦淑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去年9月份买的微电脑全自动孵化机,一次可孵3000多只小鸡。“第一次试验的时候,我放了500枚鸡蛋,孵出400多只小鸡,存活率在90%以上。”正说话间,陶成明的手机铃声欢快地响了起来,“不卖不卖,我要自己养。”
挂断电话,陶成明无奈地表示,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要求买小鸡,最多的一次,开口就要买1000只。
参观完鸡舍,记者又注意到了不远处刚刚修建完毕的羊舍。据陶成明介绍,羊舍总面积24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00多只羊。“
去年8月份我买了50只本地能繁母羊,现在已存栏了100多只。预计明年养殖规模能达到存栏300只。”陶成明说。
俗话说得好,“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陶成明的带动下,大批在外打工的乡邻也陆续返乡创业:陶成华,流转土地50亩,搞起大棚蔬菜;余家兴,流转土地100亩,种植红心柚;代明,曾经两次养山羊失败,如今,第三次买来山羊,下决心一定要养殖成功……
文章来源:
《49岁返乡创业 在红心柚地里套种养殖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