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越是使用抗生素,鱼死得越多
随着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成功,鲈鱼养殖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可做到亩产上万斤,绝大部分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养殖一线最大的问题不是鲈鱼的产量,而是鲈鱼的病害问题;典型的症状就是全身发黑、体表溃烂、不吃料、肝脏、脾脏肿大出血、胃肠道出血、或者有黄色液体;同时伴随着鳃、肌肉、肝、脾、肾、鱼鳔出现很多黄白色的结节。很多人认为这是诺卡氏菌引起的白点病,遇到这种情况就会使用抗生素,一遍不行就用两遍,单一的抗生素不行就用复合抗生素;但多数时候,越是使用抗生素,鱼死得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回到病因分析,鲈鱼的这一系列病害源于高蛋白、高油脂、引起的消化代谢问题。消化出问题严重时就会导致肠炎,代谢出问题会引发肝胆疾病,所谓的诺卡氏病实际上是继发感染,不解决代谢问题,单纯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治病效果,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充足的营养是增强鱼体抵抗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一些养殖户为了加快鱼类生长,以超出正常量投喂,或是部分大个体鱼吃食过量,这就超出了鱼类肝脏所能负担的上限,开始出现肿大、萎缩、脂肪肝等症状。对于肝胆综合症,许多人都会这样理解:养殖鱼类吃下的所有食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那不是要增加肝脏的负担吗?如此说来,停料岂不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这么多年了,通过停料解决肝胆问题的,停料这个步骤究竟在其中起到了多少效果还有待研究;而且,是停料好还是减料好,目前说法也不一。
关于鱼类肝胆疾病的具体处理,首先要对肝脏功能有所认识。肝脏可以说是自我修复能力最为强大的器官,就功能而言,鲈鱼进食食物的消化以及药物的代谢,均有肝脏参与其中;如肝脏将葡萄糖合成肝糖源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又分解成葡萄糖供机体使用;肝脏分泌胆汁酸后通过胆管贮存在胆囊,当肠道有食物的情况下,刺激胆囊分泌的胆汁进入肠道,促进食物的消化。
肝脏还参与了脂肪的合成与释放、脂肪酸的分解、酮体的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维生素a 、b、 c 、d 、k 的合成与贮存、激素的灭活等等。所有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解毒;同时,肝脏也是免疫器官,机体内的吞噬系统,吞噬、隔离和消除抗原都需要肝脏的参与;机体的凝血因子均由肝脏产生,最近的科学研究认为,肝脏还参与了物种的机体造血。
肝脏在机体中行使的功能如此之多,在关乎养殖物种的健康生长上极其重要;但对于鲈鱼的肝脏是否已经出现病变,很多业者倾向仅仅通过其外观颜色去判断;但这个判断标准比较缺乏科学依据,判断的精确性高度依赖从业者长年累月养殖总结的经验。
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苏州大学的一期学报上就刊登了国内水产界的老前辈关于鱼类肝脏颜色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肝无定色;当血液充足的时候,肝脏会呈现紫红色,当失血过多,可能就会出现白色、灰色、褐色等异常表征。因此,当某些业者贸然把肝脏变白,与脂肪肝的结论等同、联系起来,是略为牵强的。不过,每每看到鱼类肝脏变黄,或是呈现土黄色,总会伴随着鳃部一些疾病症状的出现;因为如此的案例颇多,这或许是一种病变特征,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依然存疑。
通过科学依据来确诊,就是进行肝脏切片了;可是养殖户要等待鱼病检测完毕才能拿到处方,一时半会也无法解决燃眉之急。折中而言,最效率的方法,就是通过问诊,解剖死鱼检查其肝脏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帮助我们判断肝病是否是引起死鱼的根本原因。
症状一
肝脏是鱼类最大的消化腺,不同的鱼肝都有相应的肝脏大小比例,如果发现肝脏的边沿锐薄,质地变硬,肝脏体积往往变小,重量减轻;切片时就会发现细胞体积缩小,胞浆致密,胞核浓缩;染色时就会发现肝脏切片颜色较深,同时检查肠壁来辅助判断,若肠壁变薄、肠道萎缩即可以确诊为萎缩性肝病。
症状二
鱼类的肝脏大小与鱼体大小有一定比例;对比之下,当发现所检鱼类的肝脏尺寸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可能是肝肿大。若要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肿大的肝细胞比正常的要大、并有切面隆起、细胞内结构模糊、细胞边沿外翻、胞浆内出现大量的微细颗粒等特征。解剖时,取出肝胰脏组织放置在盘里十来分钟,若发现有水渗出,说明肝脏水肿,这往往说明鱼类生活的水体环境底质较差,鱼类摄入的营养不均衡,肝脏要长期代谢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症状三
脂肪肝;肝脏是胆汁的生成器官,而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长期超负荷分泌胆汁,无法提供足够的胆汁酸来乳化脂肪,就会导致脂肪肝。患上脂肪肝的鱼类,根据严重程度,体色发黑、鳞片松动容易脱落,特别严重的往往不耐运输,并伴有吃食量下降,饵料系数增大,生长放缓等现象。解剖这样的鱼,会发现其肝脏颜色不统一、脂肪化,出现花斑肝,有的呈现土黄、黄褐色等,可通过切片,发现肝细胞中大量的空泡,以及出现的油脂化病变来确诊。
症状四
肝炎;在鱼病检查中,当发现肝脏局部有红点即是炎症,既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无菌性炎症。在无菌环境中通过药敏试验,用接种针划破鱼类肝脏的脏膜,把细菌接种到培养皿进行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敏感药。
处理
对于肝胆疾病的用药,前面三种都可添加保肝类的胆汁酸。
总结:为什么胆汁酸可以解决加州鲈的肝胆问题?
1、胆汁酸是脊椎动物肝脏都会分泌的胆汁的主要成分,可以促进加州鲈对饲料中的脂肪的乳化、消化和吸收,减轻肝脏负担;
2、胆汁酸可以通过参与肠-肝循环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疏通胆道,将蓄积在肝脏和肠道中的毒素、重金属和药物等其毒害物质随胆汁排除出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维护鱼体的肝胆健康。
3、胆汁酸可以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由此促进损伤的肝脏得到修复。
想让鱼吃得多,长得快但又不想鱼出现肝胆问题怎么办?请选用胆汁酸保肝护胆!
文章转自“鳜鲈前沿”,文字略有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