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潜江市非遗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称号。十多年走来,非遗保护中心建立了一支由乡镇文化站、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专家学者和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为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到市非遗保护中心,未见其馆便先闻其声,阵阵曲调从传习室内传出,吸引了众多市民每天前来学习。
在另一侧的展馆内,存放着大量的展品,一件件精美的剪纸、麦贴画、皮影、戏服戏帽映入眼帘,园林青酿酒技艺、传统酱品制作技艺、焌米茶制作技艺在这里也得以展出。
剪纸
麦贴画
面塑
皮影
潜江竹编
潜江特产
近年来,潜江非遗发展如火如荼,不仅参加了世博会、文博会、中国非遗保护成果大展等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还赴韩国、新西兰、哈萨克斯坦、德国等进行非遗交流展示活动,充分开阔了传承人视野,也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
潜江面塑非遗传承人潘凤娥说:“市非遗保护中心带我们出去宣传,免费为我们包装,这样让很多人都能了解我们民间艺人的手工艺。这不仅为传统手艺做了一定的宣传和推广,同时也提升了文化自信,让传统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我市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要求,着力开展摸底调查、挖掘整理、实施保护等工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保护、传承和发展。
市非遗保护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负责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非遗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抢救性记录;市非遗中心系统规整非遗档案,健全非遗档案管理;市非遗中心建立了综合性非遗传承传习馆,为项目传承人提供传承传习平台;建立了非遗网络教学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打造魅力潜江系列非品牌,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以及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我市目前共成功申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项,国家级四项,省级13项,市级92项。
从单一项目性保护阶段,进入到了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非遗保护工作的机制不断健全,名录体系不断完善,活态传承不断深化,传播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市文体旅新局局长程伦嵩认为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好非遗馆打造一流的非遗传承基地;第二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工作;第三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品的开发和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工作,激活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潜江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尹雅娴
编辑丨熊畅
监制丨黄颖高
总监制: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