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泥鳅是一举多得、充分利用稻田、经济又简单的养殖方法,稻田养殖泥鳅首先能够促进水稻增产,泥鳅能够充分的摄取水中的饵料和杂草,养殖户对于泥鳅少投喂,甚至不投喂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泥鳅数量。泥鳅的排泄物对于水稻非常有利,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由于泥鳅在水稻田里上下游动能够促进水的对流,提高了底层水的溶氧量,并且泥鳅的新陈代谢物质都对稻田有利,排泄物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泥鳅生性喜欢钻到泥底,还可以起到松土的作用,从而促进水稻增产,可算是好处多多,接下来就看看如何进行吧!
结合水稻进行泥鳅养殖,稻田就必须得满足泥鳅生长所需要的水温水质,酸碱度,还必须得要求稻田内的水源充足,进出水方便,田地当中不渗漏水,稻田内的土壤蕴含着较多的腐殖质为宜。稻田养殖泥鳅时,必须加固加高田埂,最好加到四十到五十厘米,田埂必须结实,这样既可以保证稻田当中的水位,又能够防止泥鳅逃跑,还需要在稻田当中开挖鱼沟,其作用是给泥鳅一定的活动空间,为泥鳅提供一个合适成长的环境。
鱼钩的作用,还有就是当温度太高或者偏低时,可以作为泥鳅越夏越冬的场所,而在水稻田中喷洒农药和施肥时,泥鳅可以躲在沟内。投喂和施药时可以直接投入鱼钩,在捕捉泥鳅时又方便捕捉,也可以作为暂时养殖泥鳅的池塘。在水稻田中设置进出口,并且安装拦截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进出水口设置在田埂两端,便于水均匀畅通经过整块稻田。而设置拦截装置的目的是在防止泥鳅逃跑,和阻止别的杂鱼或者泥鳅的天敌进入稻田,拦鱼网可以用铁丝、竹条、柳条的材料制成,应安装成圆弧形,拦截的网面以不阻挠水流流动,泥鳅逃不出去为宜。
由于各地不同的种植稻田的技术有存在的差异,因此在稻田当中放养泥鳅的时间和密度也有所不同,但是普遍的来说,放养泥鳅要越早越好,做到早插秧、早放鱼,一般在水稻田插秧后的十天左右,便是立马放置泥鳅的最佳时机。稻田养殖泥鳅的饲养管理,基本上和池塘养殖泥鳅的一样,主要内容就是日常投喂、巡视池塘、水质管理和观察泥鳅的设施状况,以及泥鳅的疾病防治,以及防止天敌等等。投喂量可以按照泥鳅的总数量的3%到5%来计算,饵料应该投入饲料台或者吊篮里,对泥鳅的日常管理工作要给予重视,认真对待。
目前养殖的要求是,既要种好水稻,又需养好泥鳅,稻田当中的稻谷和泥鳅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在稻田间管理技术中,要同时兼顾两者的利益关系,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稻田施肥时要巧施,施肥时要考虑到不伤害泥鳅,并且还要对泥鳅的养殖与繁殖有利,其中以施基肥为主,最好使用农家肥,农家肥和化肥化学化肥混合使用,也能取长补短,增进肥效,增加产量,但必须注意到,有些肥料是不能混合使用的。
稻田防病灭草时,要掌握好田间除草剂的品种和浓度,原则上应当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用药时间应当选择在晴天,并且在均匀喷药,使用农药时必须得注意其中的有效成分,正确的掌握药液的用量,不可以随意的提高浓度和放药的次数,以免农药过度残留,危害泥鳅。
在田间的管理时,日常巡查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洪防涝工作,暴雨来临之际,要坚持冒雨巡查养殖稻田,检查田埂的安全情况,观察稻田水,为清除进出口拦截棚上的杂物,清理鱼沟。尤其是在稻田上一天施肥施药前,要进行检查,保证鱼沟畅通,以保证泥鳅能够顺利的集中到鱼沟当中栖息避难。
养殖泥鳅时还必须及时的清理泥鳅的天敌,泥鳅主要的天敌有水生的昆虫,野生的凶猛鱼类,水蛇,水鸭子以及老鼠等等,要坚持做好防止天敌的工作,当发现稻田里有危害泥鳅的昆虫出现时,要及时进行捕杀,严防肉食性鱼类从外面混入田中,尤其是在排灌水时,要特别注意拦截网的安全作用是否可靠,对付水蛇、水老鼠等,尽可能的捕捉除掉,在养殖泥鳅的稻田里,坚决不可以放养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