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从“猪脸识别”到“夸夸水果”, AI深入食物链有戏么?

2023-10-7 4:27:3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中国的科技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并且脑洞越来越大。
互联网大佬跨界成为“新农民”是科技圈的时髦事,丁磊从养猪到卖红酒都干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还记得去年腾讯搞了个愚人节恶搞宣传片“ai 生态鹅厂”。在视频中腾讯戏称,“很快我们就能通过ai技术翻译‘鹅语’了”。今年的愚人节美团也恶搞了一把农场创意,美团宣称已经用ai技术翻译了“水果语言”,从而实现与水果交流并赋予水果“信心能量”。食用者食用后会变得“自信开心“,并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减缓社交恐惧症、拖延症、晚睡强迫症、wifi依赖症等”。
但是,互联网大佬跨界成为“新农民”,的确已成为近年来科技圈的时髦事。“网易猪”卖出天价、腾讯种瓜养鹅、京东ai养猪、阿里养种植殖全面开花,ai上山下乡深入食物链的大戏持续上演,互联网大佬们争相务农图什么农业互联网化形成大势还有多远
ai深入食物链 智能餐饮兴起
尽管“夸夸水果”纯属娱乐,但是近年来美团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初步取得成果。
比如,美团室内外无人配送车“小袋”,采用精准定位,通过高精度算法选择最佳路线,整个运转系统都会在美团无人机的监测下完成,实现多重保障。同时美团大脑则致力于了解更多消费者的喜好,可以在客户端也整合大规模餐饮娱乐知识图谱。
美团在其近日最新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中指出,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结构转向、供给侧数字化、商业模式升维、智能商业、餐饮零售、精细化运营。这不仅取决于那些与互联网时代一起成长的年轻用户正在成为餐饮行业的消费主力,同时他们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天然认同度高,从而在客体需求层面促进了餐饮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加速。为此,该报告全球首创apple餐饮咨询解决方案,首次提出“智能餐饮”概念。
而做餐饮平台的美团进一步深入食物链上游,从产业发展来看也符合逻辑。不过,王兴对于务农的兴趣早已有之。
去年初,王兴还和丁磊以个人名义共同控股成立了河田飞鸡养鸡场。据悉,河田鸡原产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是世界五大著名鸡种之一,客家无人不知。唐代时河田鸡曾经作为斗鸡进贡,乾隆1753年汀洲县志记载河田鸡“冠状如鹿、肉质鲜美”。而龙岩是王兴的家乡,王兴与丁磊携手养鸡,一方面将家乡著名的河田鸡推向全国,另一方面从控制原种河田鸡种苗开始用工匠精神精雕细琢优化养殖,通过将河田鸡产业化、品牌化杜绝山寨河田鸡,使农民和养殖户创收。
据介绍,不同于市场上短时间快速养成的圈养鸡,河田飞鸡将与味央黑猪一样,秉承工匠精神饲养。河田飞鸡系纯正河田原种鸡悉心培育,130天以上纯天然散养而成。
未来农场,ai是重要支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猪脸识别”技术智能养猪
养猪对于互联网大佬也似乎具有神秘吸引力。网易最早尝鲜并通过其子公司“味央”开启了养猪项目之后,养猪似乎变得高级起来。
网易的“味央猪”主打有机非转基因黑猪肉,运用成熟的rfid耳标技术实时监测猪的身体状况、进食量等信息,分析确定猪的位置、猪的行为以及状态,通过长达300天的精细化喂养,实现品质与口感的提升。“味央猪”卖出了每公斤售价24美元的高价。
阿里、京东也前赴后继迷恋着养猪事业。
去年11月,京东成立京东农牧研究院,在智能养殖领域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京东农牧的首个落地项目便是“养猪”。
据悉,京东农牧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深入合作,自主研发并推出了“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三大模块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并加入了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使养殖流程全过程智能化,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其中最突出的是“猪脸识别”技术。通过“刷猪脸”,即可显示该头猪的父母、出生日期、品种等相关数据,还可以了解每一头猪的健康情况,包括进食量、进食偏好等等。同时结合智能化养猪系统,对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调节,让生猪时刻保持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
据京东方面称,这项技术可以监测猪的生长速度、繁殖、肉质和每头猪所需的饲料量。这些收集的数据已经将养猪成本降低了30%至50%,这可以节省5,000万元人民币。
阿里也同样在人工智能养猪上做文章。其去年2月启动了“et农业大脑”项目,利用视觉和语音识别以及实时环境监测技术,跟踪每头生猪的日常活动。根据阿里的规划,人工智能养猪贯穿小猪从出生到后期配送至消费者手里的全过程,使用技术包括视频图像分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物流算法等。而在前期的理论验证阶段,et大脑可以让母猪每年多产3头小猪仔,且猪仔死淘率降低3%左右。
互联网“新农民”有戏么
互联网大佬纷纷“不务正业”跨界农业,是真颠覆还是玩噱头
普华永道此前有相关报告指出,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及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产量的迅速增长、供应链的日益复杂以及高度分散的行业结构,都给监管机构带来了食品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挑战。与20年或30年前相比,当今农业、食品行业在某些方面似乎变化不大。但在其他某些领域,中国目前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政策和投资的推动下,农业、食品行业处于速度和规模空前的全面转型过程中。
以互联网公司最热衷的养猪事业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每年猪肉消费量约5,500万吨,在肉类消费中占比超过60%,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
近年来农业互联网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场颠覆中国传统农业的变革正蓄势待发,互联网“新农民”会引领变革吗
不过,有机构及市场分析人士注意到,近年来农业互联网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早前资本也倾注了不少激情,但自2016年开始中国农业互联网化领域创投热度急剧下降,除了受资本寒冬的影响外,根本原因是中国农业在其整体规模、复杂程度和变化速度上都超乎寻常。
原京东副总裁、现网易农业总裁蒉莺春(同时也是河田飞鸡的ceo)就曾在一场公开演讲中细数做农业的“苦”——首先,做农业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坚持。她透露,网易养猪养了8年,到最近才初具规模开始量产,中间踩过无数的坑。如今他们的养鸡场项目也同样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包括有非常多历史遗留问题,疾病和养殖流程需要改造,同时各种基础设施都非常落后。其次,农业很多时候是不容易挣钱的。中国的农产品整体生产效率比美国要差很多,这里有基础建设原因、技术的原因,还有中国农民没有职业化的原因。
“当下就我们所观察到乡村经济,除了农业生产需要的时间、技术和资本投入、人才建设,农产品还有几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缺乏标准化、缺乏品牌化以及物流本太高。” 蒉莺春指出。
丁磊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其养猪的真实想法。他表示,养猪不是网易的一项投资,不是为了再赚多少钱,而是想“通过养猪来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同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做一些尝试”。
而在复杂多变的农业养殖种植领域,ai等智能化技术应如何深入其中有效发挥其应用能力,并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情况可能要麻烦得多。光有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还远远不够。
海通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曾指出,农业是一个讲究“慢工出细活”的行业,进军这一行业的互联网团队需要完成经营思维和工作节奏的适应和转变,熟悉并完善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此外,在行业追求成本优化、规模经济的大趋势下,互联网“新农民”认主打“技术加持”来提升养殖效率的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尚待时间验证。一旦互联网企业过于追求智能化应用而导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或将会遭遇持续性的盈利压力。
尽管在中国科技巨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出现了不乏亮点的创新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的互联网化、智能化还尚处于初试、局部开花的状态。
- end -
文章版权归福布斯中国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回复“转载”自动获取具体方式。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