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好,我是林老师,我们又见面了。
对于orico林老师也算是老用户,他们家除了外设,而跨界出了很多价廉物美的产品,比如说小风扇,小加湿器,而作为主业的各种扩展盒,充电产品,插座,nas盒等等,而现如今,各种大佬盘踞的硬盘市场又增加了新的一员,orico出ssd硬盘了。除了sata的还有pcie的。看来以后的笔记本升级又多了一个考虑的产品。
而这次orico的ssd固态硬盘(迅龙系列)的容量为128,256,512g 1tb,最低价只需要139, 139搞一个128g 的给台式机配一个ssd系统盘,开机爽爽的。
其实林老师在之前的 一年工作中也是从事闪存类的产品销售。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如今的闪存市场。
虽然现如今各个厂家都有ssd产品,emmc产品,等等。但是现如今能有力自己做nandflash的只有下面这几家。
除了以上的几位大佬有自己的nandflash之外,其他厂家的都基本采用购买晶圆的方式从以上的几位厂家获取nandflash .
▲要说到ssd的主控基本都是采用smi ,群联,marvell这几家的产品。orico未知是哪家的64层3dnandflash颗粒,不过使用smi的主控方案,主控方面应该不是问题,而提供的5年质保则是让消费者放心的强力保证。
开箱
▲虽然现在笔记本多大都是采用了体积更小,速度更块的pcie nvme接口的ssd硬盘,但是不可否认sata 2.5寸依然有很多很大的消费群体,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移动硬盘,备份资料,作为台式机的系统盘,作为笔记本升级的选择,sata虽然速度和体积都不如nvme,但是性价比确实很高的。
▲迅龙的容量有128,256,512g 的三个容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2.5寸ssd ,支持sata 3.0. 包装上标准了主控,3d nandflash工艺,静音设计。用于才用了全金属的外壳,散热有了保证。
▲包装盒还是orico的一如既往的包装风格,我这里还是批评一下。能不能包装的好一点。那个内衬的手感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行。
▲迅龙采用轻质金属铝合金外壳,散热问题不用过度担心。虽然采用金属材质,但是盘依然很轻。拿在手里轻若无物。
▲和我手头的一款老的美光的硬盘相比。体积和尺寸都相差无几。
▲美光的这块盘也有些年头了,采用的marvell的主控,平时在给领导备份工作内容使用。不过这款的产品是480g。
日常使用如果你不是给笔记本或者台式机使用,我们使用sata硬盘都需要搭配硬盘盒才能使用,我顺道又补了一款orico销量很好的透明硬盘盒。
▲其实硬盘盒有很多选择,建议大家在购买的时候选择c口的,随身带着3.0的接口的盘兼容度不好,万一丢了可如何是好,而c口线普及程度让我及时丢了一根线也可以使用充电线来使用。
▲直接把迅龙插入硬盘后,你会发现,由于迅龙的盘厚度只有7mm,安装之后和上面的盖子之间会有空隙,这就是我使用一朵干花来作为硬盘盘梯和外壳之间的缓冲。
▲我使用手头的笔记本作为测试设备,看一下具体的性能如何。其实我日常用户基本都了解sata和 pcie的速度的差距,sata ssd 和 sata hdd的差距,既然是测试,我们就还是不能免俗的测试一下。
▲测试之前需要对硬盘分区格式化,为了方便我把迅龙格式化成一个盘。空间为477g空间。
▲实际连续读写的速度均在422和 409之间,标准的sata 3.0的速度。
总结作为一款新的ssd产品,orico 迅龙采用了3d nand tlc和smi主控,品质和稳定性上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毕竟sata ssd 和 smi的主控在市场已经使用很久。
我平时主要是用移动硬盘定时给电脑备份,而由于基本自身的ssd 也有512g,所以我基本只用它备份我d盘和e盘的内容,所以容量上完全足够使用。
相对于hdd来说,ssd 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而价格现在也越来越能为消费者接受。喜欢和有需求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