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旺桃树秋梢停长前后必须要搞一次带叶修剪,解决树体的通风透光问题,利于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枝、枝枝叶叶见光,使不见光的无效叶片变为有效叶片。一是利于花芽的继续分化、枝壮花饱;二是能增强所剩叶片的光合效率,使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化。对于桃树根系二次生长、贮藏更多营养创造有利条件。咋修剪、修剪的轻重需要权衡利弊,使它达到根系损伤的最小化,使有益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剪去强旺枝对根系影响有多大?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生长季节修剪都是在削弱树势,冬季修剪是在增强树势这一道理。在没修剪前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基本是平衡的,只要修剪枝叶,肯定对根系有影响,使相对应的根系停滞生长,减弱根系对水分吸收的能力,没有了叶片,自然相对应的根系贮藏营养就很少了,就能削弱树势,这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使强旺树变成中庸健壮树势,利于后期花芽形态分化。通过去强枝(打伞枝、盖帽枝、矛盾枝),反而能使较多的中下部见不到光照的结果枝叶、发育枝得到解放,变无效枝叶为有效枝叶,能促使相对应较细根系生长健壮,根壮反过来能促进所需结果枝生长健壮,削弱了较粗根系生长,反而增强了须根的长势,根系长势仍然相对较为平衡,并不减弱整体根系长势,反而能提高对水肥吸收利用的能力。
修剪前
二、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我认为基本没问题!原因是强旺树可能无效叶片和有效叶片各占到整树枝叶的50%或多或少。桃树喜光性特点比其它果树都要大,一般来说,内膛的枝叶只要低于光的补偿点,就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了,它就要丧失光合作用能力了,叶片逐步就会失绿发黄而脱落,时间稍长就会造成内膛结果枝枯死现象发生。强旺的打伞枝、盖帽枝、矛盾枝长势强旺,必然大部分枝叶处在顶部和外围,有效叶片是最多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但不能存在利用,如不及时去除,最后冬剪整枝后就会出现下部“内膛光溜溜,外围一张皮”的现象发生,造成严重的减产。通过适时秋剪,把外围遮光的有效强旺枝叶去除后,能使我们所需要的下年结果枝充分见天日,自然使无效枝叶变为有效枝叶,能使达到光合补偿点的叶片变为有效叶片,使光合作用强度得到增强,达到光合效率的最大化,没了白吃白喝的无效叶片,就能制造更多营养贮藏在根部,它仍然是有效叶片的50%左右,对整体树势造成影响很小。一定要清楚!我们是求产量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这一点,不搞秋剪,就会造成严重的树势枝势的不平衡,该弱的地方弱不下来,该壮的地方壮不起来,更谈不上树势与结果量的平衡关系。
修剪后
三、根系、枝势、上下平衡关系
根系、树势、上下的平衡关系必须要处理到位。其实很简单!就是强旺树重剪,强旺树的徒长枝、强旺枝相对较多,把矛盾枝、打伞枝、盖帽枝通通去除,使强旺枝的相对应的根系得不到光合作用的产物自然而弱。贮藏营养就会大大减少,顶端优势就会得到削弱。去了盖帽大枝、粗枝、打伞枝、矛盾枝就叫开门开窗,过密的部位还需要去密留稀、留壮去弱,没有无效枝叶。剩下的结果枝、发育枝自然均衡一致,就可达到整树通风透光,枝枝见光、叶叶见光。疏除矛盾粗枝时,尽量疏平造伤,就能把劲往下赶,这是削弱上部、顶端优势的方法之一。但是,空间过大的部位可采用剪桩留芽法进行,否则疏平强枝基部没副芽的就会造成脱节光腿现象发生。通过适时合理秋剪,第二年自然枝与枝、根系与上下树势就相对平衡了。
桃树荫蔽落叶
四、离不开秋施基肥的配合。
强旺树秋剪了,必然是在削弱整体树势,这是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有多级次生长的特性而决定必须要做的,多次修剪整枝平衡枝势的过程。利用桃树根系进入二次生长高峰期和花芽进入形态分化的重要阶段,一定要适时结合秋施基肥(配方肥),多施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使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透气性增强,给小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土壤肥力提高(有机质),就能促使根系生长旺盛,使叶片光合作用得到加强,贮藏更多营养,增强树体的抗逆性,达到花芽饱满,母壮儿肥就能达到,连年丰产优质就没问题。(见秋施基肥文章)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王万魁
桃树管理中的这些错误观念,你犯了几个?
九月份天大旱桃树需浇水吗?这里告诉你原因
桃树秋剪:三剪、三不剪、一落头
树秋剪要根据树势合理修剪
桃树到底该不该秋施基肥,看完你就知道了
桃树黄叶问题有办法解决了
今年桃树秋施基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