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理论上来说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或细胞代谢活动的质化学物都属于药物范畴,我们老百姓常说“是药三分毒”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据统计我国每年兽药的使用量高达上百亿,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畜牧业快速发展阶段,兽药的使用量也是在逐年上升,那么这些兽药都去了哪里呢?
可以很肯定的说大部分的兽药都进了养殖场或者养殖类的企业,因为传统养殖主要分为工厂化养殖和散养,散养动物能够得到充足的运动,免疫力相对比较高,所以兽药的使用量也较少,大部分的兽药都是用于工厂化养殖,因为工厂化养殖,动物都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自身的天性得不到释放,除了吃食、喝水基本就不动,长期以往导致免疫力低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疫病的大规模频发,例如最近几年的禽流感、猪瘟等等,在过去还没有大规模养殖的时候,这些病是极少出现的,但是近几年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兽药也越用越多,反而疫病也增多了,这说明了,兽药对于动物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具有破坏性。
大部分的养殖场都是通过兽药来解决或者防止疫病的发生,所以我国每年上百亿的兽药都去了工厂化养殖的基地,就拿鸡来说,鸡吃了大量的兽药,这些药物会残留在体内,那么鸡肉和鸡蛋中自然也会有大量的药残,这些蛋、肉流向市场然后被端上餐桌,最终进入人体,那些药物残留也被人吃进肚子里。与其说兽药流向养殖场,倒不如说被端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也正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散养的产品,因为已经有大多数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危害性。
散养动物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有充足的锻炼,自身的免疫力要高于工厂养殖的动物,所以大部分的散养鸡能够做到少用药甚至是不用药,但是散养对于环境的破坏是很严重的,最明显的就是粪便的堆积,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根源之一,粪便堆积在地下,渗入土壤最终导致地下水系破坏,所以散养固然符合健康需求,但是却要用污染环境作为代价,这样做得不偿失。
而“草上飞”环保养殖新模式,就是将工厂化养殖和散养相结合,取两者之间的优势,用人工的方式打造生态环境,在地面以上约一米的位置搭建格栅,鸡生活在格栅上,通过蹦跳吃到提前种植好的桑叶和优质牧草,鸡本身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自身的免疫力增强,生活在大棚内空气流通性强,大大降低了病菌滋生的可能,所以在养殖中没有使用任何兽药,完全通过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调节,其品质远远高于工厂化养殖。而鸡生活在格栅上面,鸡粪透过格栅落在土中被蚯蚓分解,蚯蚓自身产生抗菌肽,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的滋生,从根本上杜绝了粪便堆积的问题,进而解决了散养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