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中筋小麦栽培技术,如何去整地施肥呢?这样做效果会更好

2023-10-4 15:02:0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大家好我是利鹏今天给大家聊聊小麦栽培技术,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取决于所选用品种的自身遗传基础和人为栽培措施调控下外部环境条件的协同作用。在其中种类的丰产特性、品质特性是关键要素,因而挑选适合的种类对保持高品质高产是至关重要的。
一、品种的选择
1、因地制宜任何一个品种都有独特外部的适应性,品种抗性也不同,如丰产性、冬春性、耐旱性、抗病性等等。根据外界条件选择合适品种,所以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茬口早晩等,合理确定品种,使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最大限度地相吻合。
2、 区域布局的原则 专用小麦生产最终要分品种收贮和加工,所以在一定区域内,选用品种时要考虑连片种植,最好整齐化,以便分品种统一收获,统一购销,防止混杂。
二、整地与施肥
1、小麦整地是实现全苗、壮苗和中后期小麦健壮生长发育的基本措施。播前精细整地其标准可概括为早、深、净、细、足、实、平、早就是收秋后及早整地。深就是深耕土地,加深耕层。深耕对小麦增产作用非常大,深耕细作深度通常应超过25~30公分,深耕细作可以消除犁最底层,加重耕层,土壤质量提升,改进土壤层理化性状,降低容重,孔隙度增加,增加水肥库容,促进土壤养分分解,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打破土垡,才能充分发挥出生产潜力。
2、虽然旋耕后的土壤看是表面比较细,其实土层下面已经形成了板结的底层,深耕还能减轻杂草和病虫危害,扩张小麦根茎屈伸,推动麦子根茎发肓,对防御力麦子中后期衰老和倒伏具有重要作用。净就是拾净根茬,有利于播种。细就是仔细耕粑,无漏耕、无漏耙,耕深粑细,无明暗坷垃。足就是足墒,小麦播种足墒标准是粘土地土壤含水率要达到20%~22%,壤土地18%~20%,沙壤土地16%~20%,使小麦有充足的水分萌发,发芽,实现全苗。
3、对于下湿地要注意排水放墒,防止产生渍害,烂籽烂苗。实就是土壤上松下实,表层不板结,下层不架空,翻后熟、生土混合,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相接,又不过于板实,有利于拱土出苗。平就是地面平整,便于灌溉。
三、小麦整地技术
深耕最好采用大型拖拉机或小拖带双铧深耕犁,确保耕深达到25~30公分。每过2~3年深耕一次即可,不但避免犁底层形成,还节省整地成本,深耕细作后效通常可保持2~3年;水稻茬麦田由于插稻前一般都进行了深耕,故一般采用旋耕即可,一方面省工,一方面有利于加快整地进度,抢时播种深耕之后往往使田间形成大块坷垃,耕层底部形成架空,不利于出苗,甚至出苗后死苗。所以深耕后必须细耙,耙碎坷垃,使耕层土壤上虚下实。往往用旋耕耙作业,造成表层土碎发虛,而下部分坷垃打不碎,耕层空,上虚下不实,严重影响播种匀度和苗期生长发育,尤其遇到旱年,不良作用尤为明显。耕耙之后要打埂作畦,根据下茬种植模式、地面平整情况、播种机和收割机配套规格等因素,设计畦田大小和长宽比例,畦长一般不要超过50米,宽不超过10米,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灌溉。
适宜的底墒对出全苗、齐苗很关键。部分地区麦播时干旱,所以要浇水造墒,实现小麦顺利出苗。浇底墒水的方法要根据水源条件、土壤条件、秋作物收获期、劳力、农机具等条件合理安排。一是收秋后浇茬水,宜在水源、劳力紧张、上下茬接茬时间短的情况下进行;二是整地作畦后浇塌墒水,但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浇后遇雨,延误播期;三是播种后浇蒙头水,宜在收秋较晚、土质粘重、土壤适耕期短的情况下进行。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要避免大水漫灌,造成误期播种。
四、小麦施肥标准和要求
1、小麦需肥特点小麦施肥是小麦高产的物质基础,有机肥全部用作底肥,它既是实现壮苗的保证,又为中后期小麦生长发育供应养分。因为翻地播种的时候已经施足了基肥,来年开春的时候再根据麦子的长势施一定量的氮肥促进它的生长就可以。
2、小麦的主要肥料是氮、磷、钾,而且对这些需求量很大,通常需要通过施肥来弥补土壤供给的不足,钙、镁铁,硫以及锰、锌铜、钼等虽然需求较少,但对小麦高产优质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随着产量水平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其需求程度也在逐渐变化,种小麦一般在10月20号前后,高产品种早点,中低产品晚点,最要注意的是当时地的墒情,和播种后的浇水时间,这将对明年的小麦产量起决定作用。地无墒,在一周内又无雨,不能种,地半墒,种子发芽,不能出全苗,播种后最好在三天以后至十天之前浇透水,不能提前,也不要错过。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以上是小麦种植的相关内容,大家都应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尽快为您解答,最后感谢大家阅读。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