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柽柳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 扦插培育小苗
1.1 品种来源
该树种 2013 年从山东东营调入兰州,品种为中国柽柳,通用名为柽柳(因能耐重度盐碱,树形似松柏,在东营当地被称为盐松),初引兰州后在榆中下汉村扦插繁育, 2015 年引入兰州新区绿投跌马沟苗圃,开始培育大苗并建立采穗圃。
1.2 插条采集
3 月中旬及早开始采集插条, 以防发芽影响成活率。 种源主要从自建的采穗圃和待移栽苗木的并生枝获取,其次是从中国柽柳成年植株上采集。 主要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 粗度在0.5~1cm 之间,枝条光滑无分枝。 采集后粗细分级,50 枝扎捆,临时埋土贮藏,埋在避风背阴的湿润土壤里,枝条埋土深 3/4 ,外露 1/4 ,埋后浇水、盖草保湿。
1.3 圃地选择
因为柽柳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选用的苗圃地只要地势平坦、背风向阳、通风透光条件好、含盐量不是太高(低于 0.7% ),不是漏沙地,前茬为耕作地就行。
1.4 整地作畦
3 月下旬, 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kg 、 磷酸二铵20kg ,撒施土壤表面。 同时为防治苗期病害,土壤表面撒施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每平方米用量 1.5g 。然后灌水,稍干后深翻 20~25cm 耙平。 为预防禾本科杂草滋生, 在耙耱前亩施地乐胺 100ml 喷洒土表。 圃地耙平后作畦,小畦长、宽根据地形而定,一般长 15~20m,宽5~8m 左右,以便于浇水为宜。
1.5 扦插方法
4 月上中旬扦插,插穗截成长 15cm 左右,截口上平下斜,粗细分级,注意枝条方向一致,每 100 枝捆扎成捆。 柽柳枝条皮光滑,木质较硬,吸收水分较慢, 所以扦插前将捆好的插穗基部 2/3 竖在大盆或水池中浸泡 3~5d ,待插穗吸足水分后扦插。 扦插时先在床面平床铺膜,地膜规格为宽 1.2m ,两边各压土宽 20cm ,苗带宽 80cm ,四周用土压好。 每膜顺行向带扦插 3 行,行距 30cm ,株距 20cm ,膜带两边各留 10cm ,亩插 8000 株左右。 扦插时插穗基部 1/2 用100ppmabt2 号生根粉溶液的黏稠泥浆浸蘸, 目的是促进插穗生根,同时使插后泥土堵住插孔,防止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 插前先用略粗于插穗的木棒引插,上端向北 70~80 度倾斜。 因柽柳插穗切口处不产生愈合组织,根系都是从插穗皮部芽眼中发出,因为芽眼密布,所以扦插时插穗露出地面不易过长,一般外露 2.5~3cm 为宜。 插后将插穗用手按实,插完一行后再用脚将插穗踩实,使插穗与土壤充分密接,以促进插穗生根。 插完后在地膜上面薄撒一层细土,将膜面压实,然后立即灌水。
1.6 苗期管理
插后 7 天左右浇第二次水, 5 月初苗木发芽后浇第三次水,以后每月浇水一次,至 9 月份停止灌水,入冬前灌足越冬水。 生长季节注意多次除去带间小草。 当年不追肥不抹芽,以防徒长,充实枝条,以备越冬。
2 景观大苗培育
2.1 换床移栽
中国柽柳景观大苗需 2~4 年培育才能完成。 第二年 3 月下旬换床移栽, 移栽株行距各 1m 。 按 1m行距开沟,沟宽、深各 40cm 。起苗时尽量保留根系完整,根幅应保留 30cm 以上。 栽植前剪除苗木基部并生枝 (剪下的枝条可作为扦插育苗的插穗贮藏备用),同时剪除苗干上的全部分枝,只留苗木单干。为提高换床移栽成活率,苗木用 100ppmabt3 号生根粉黏稠泥浆蘸根,尽量使根系多带泥浆。 栽植时沟底部先撒施一层 2cm 厚腐熟有机肥,再将土与腐熟有机肥混匀埋苗,掌握每亩施入有机肥 3000kg 为宜, 苗木埋土至离地面 15cm 左右时将埋苗木的土踏实,沟底整平,做好低于地面的浇水沟。 栽后立即灌水,待水稍干后沟内覆草保墒,覆草厚度约 10cm ,秸秆或杂草均可。
2.2 树形培养
生长季节多次抹芽、 除萌, 当年反复进行 5~6次,以防止形成丛生状,确保苗木单干延伸和乔木状态。 第一次抹掉干高 2/3 的芽,留干高 1/3 的芽,以后逐步抹芽到各占 1/2 为宜。 另外,中国柽柳的树冠形成,是属于典型的合轴分枝形式,即中央领导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期就会死亡, 或者长势减弱,或分化成花芽,由位于顶芽下方的侧芽萌发成健壮的延长枝取而代之, 形成新的中央领导枝延长枝,以后中央枝又反复更替,就形成了弯曲的主轴及树干。 因此,在培养圆整、规则树形的过程中,如发现中央枝下端有强壮的徒长枝出现时,及时从徒长枝的分枝处以上剪除原有中央枝, 由徒长枝代替,迅速扩大树冠。 同时,在树形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受风力和中央延长枝更替的影响,往往会造成部分树形偏冠或树形不规则,应随时采取别、拉、绑缚等措施矫正,以确保树冠规则圆整。 通过第二年的景观树形培育, 第三年春季可作为小规格绿化用苗提供,如需要大规格苗木可继续培养。
2.3 病虫害防治
由于中国柽柳幼树期生长迅速, 新稍部位幼嫩,特别易受蚜虫危害,尤其在 8 、 9 月份更为严重,危害后会影响树形和苗木长势。 因此要经常注意观察,如发现蚜虫类危害应及时防治,一般用菊酯类农药如速灭杀丁、 敌杀死等 2000 倍液喷洒效果很好。 为防治蚜虫危害后发生病害,同时在杀虫液内按 500~800 倍配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防治后期病害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