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955·创富好青年】安徽水蛭养殖第一人王邦神

2023-10-4 4:07:2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邦神自小生活在农村,八年前他从马钢技师学院毕业时学的是机械专业,因专业对口进入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刚进公司时,王邦神只是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因为踏实肯干,被领导选调到采购部从事采购工作。经过一番打拼,凭着自身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肯拼搏、爱钻研的精神,在采购员的岗位上干了仅两三年时间,便因为业绩突出,又很快被提拔为公司采购经理,当时年薪已逾十万。
对于大部分同龄人来说,已经足矣,可是王邦神并没有止步于此。
工作中的培训让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国内一家上市药企的采购经理,对方得知他是当涂人,便聊起他几年前曾去当涂县收购过野生水蛭,不过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野生水蛭资源匮乏,水蛭价格开始大幅度的上涨,未来将会由人工养殖水蛭来满足市场需求。经过一番调查,王邦神得知:原来蚂蟥学名水蛭,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的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所导致,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呈高发态势。水蛭体内含水蛭素,能使血管畅通,还能配其他活血解毒药,用于治疗肿瘤、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等。目前水蛭已开发出40余种药物,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名贵中药材。这几年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目前市场缺口很大。在了解到水蛭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后,让王邦神更加坚定了回乡创业人工养殖水蛭的决心。
自2013年从公司辞职返乡创业成立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来,一心扑在水蛭养殖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道路上。创源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落地投产。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正加快发展,成绩斐然。2014年-2015年合作社分别承担了当涂县科技计划项目“水蛭高效养殖技术引进与集成示范”及“宽体金线蛭新品种引进”项目等,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经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项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16年,创源水蛭投产了水蛭养殖专用网箱厂-马鞍山市创源丝网厂;并于当年在江西投资建立了国内第一家螺蛳养殖基地,为水蛭养殖所需的饵料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截止2018年底,合作社吸纳社员254人,覆盖全国21个城市,辐射带动600余户农民养殖水蛭致富,2018年合作社实现水蛭年产量4500万条,销售收入突破9400万元,亩均增收7000多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5万余元,并与国内6家上市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战略合作关系。
创业一定离不开好的环境。创业初期县科技局的领导、专家还上门指导,看到养殖基地前道路坑洼,立即专题报告拨付资金修路。马鞍山农商银行授信贷款,当涂团县委给创源水蛭送来了政府贴息的贷款,石桥镇政府给创源审批了农业专项资金支持,邮储银行给创源提供了无息贷款,县科技局和财政局补贴了创源水蛭新品种研发与引进费用。公司先后获得当涂县农委“水蛭生态养殖物联网”项目,并获得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会最佳会员”,“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文明诚信经营户”、“新时代关心关爱农村青年农科教工作示范基地”、“当涂县青年创业联盟会长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与2018年11月份成功在新四板挂牌上市。
王邦神本人也相继荣获了“安徽省创业创新好青年”,“安徽省青年创业奖”,“马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马鞍山市创新创业杰出青年”,“马鞍山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当涂县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当涂县十大创新创业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现在,已经走上规模标准化养殖道路的王邦神有一个梦想,打造全国最大的水蛭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在全国21个城市建立了创源水蛭示范基地。他希望通过示范基地引导老百姓养殖水蛭脱贫致富,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加入到水蛭养殖中来,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全国最大水蛭养殖基地,这个梦想已经在一步步实现。对已经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服务、统一销售,还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一起成立了水蛭养殖新型模式研发基地,目前已经申报专利31项,2019年1月份创源水蛭总投资1.2亿元的水蛭深加工项目落户在当涂县塘南镇。
展望未来,三十岁的王邦神将砥砺前行,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水蛭养殖基地,建立自己的水蛭产品深加工工厂,辐射带动更多养殖户,最终实现共同致富的创业梦想。
编辑/赵孝强
图文内容由嘉宾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