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说 · 美人的底气
钱不是万能的,但有钱是最接近万能的。女人,在没有钱的时候更要避孕,先去让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
“最有效的扶贫办法是避孕,正因为有了避孕措施,女人才能出去工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当她们可以自由选择生孩子的时机后,孩子也会更加健康和快乐。”
这句话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盖茨,在4月22日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她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进入了自己曾经实习过的微软公司,在嫁给比尔·盖茨之前,梅琳达已经在微软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在嫁给盖茨之后,梅琳达生下一双儿女,建了一个家庭图书馆。她和丈夫还建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盖茨基金会,并担任主席。
梅琳达的基金会或许已经并且将要帮助很多的母亲,但她依旧认为女人应该谨慎面对生孩子做母亲这件事。
贫穷是会遗传的,现代社会致贫的原因当然和出身、受教育程度、后天机遇和个人选择有很大的关系,但把根源全部归于后天自身不够努力,显然是没有被生活痛击过。
如果需要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劳苦的工作,就会渐渐成为麻木的机器,除了每日吃喝睡觉根本无力再做别的事,在这样的环境中,再怎么有上进心的人都难以翻身。所以绝大多数贫穷父母教育不出优秀,且能富及家庭的子女。
奥斯卡最佳短片《卡罗林》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单亲妈妈没有工作和收入,还独自抚养三个孩子。没有钱雇保姆她只能带着孩子去找工作,面试之前不得不冒险让三个孩子留在车里,在太阳剧毒的中午。孩子们满头大汗,随时都有脱水缺氧窒息的危险。
幸好有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发现了,她帮助孩子们打开了空调。可当单亲妈妈回来时,她第一个反应不是表示感谢,而是像泼妇一样去抢回车钥匙呵斥老太太,因为她更心疼开冷气所耗费的汽油钱。
孩子多无辜,生而为人,却遇到这样一个命贱的妈妈。贫穷到孩子的命都能无暇顾及的时候,再说其他任何一个字都是多余。
英国有部纪录片《56up》,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于是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一直到56岁。
结果证实了导演的推测,这些孩子和家庭当中,有些人很早就对人生对社会有了认知远见,有些则一辈子都忙着为当天的生计操心。有钱人培养出的孩子还是会因为受到良好教育而过得体面,没钱家庭养大的孩子还是会因为教育缺失过得将就。相隔50年回头再看,依旧是几个来自精英阶层孩子的人生相对光鲜。
就像前不久一个很火的帖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一群毕业生在银行实习后各自不同的表现和最终归宿,让人无法言语但却就是残酷的现实。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已经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尽,从父母辈一直承传到子女辈。
国内也有相同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几个家庭多年变迁,又实力证明父母越是底层孩子越是没出息。外出打工没时间管孩子,没足够资源提升孩子认知,自己只是艰难活着而已。他们生的孩子随便上点学就辍学走父母老路去打工,依然在繁华城市的边缘被压挤。这群人中能立志去改变自己人生的,是很小的一部分。
从来就没有“人人生来平等”,只有“人人因为被造而平等”。
即便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大部分农村家庭也普遍都生有两个以上的孩子,随着二胎政策放开,更多城市家庭也开始追生第二个孩子。近年二线以下城市中的妇产医院高龄产妇很多,40多岁还在生孩子的几乎都是二胎。
年龄大自身患有疾病的比例就高,甚至被医学认定不能生孩子的女子也在拼命怀孕生二胎和生男孩,却不考虑如果自己活不长,没有妈妈陪伴的孩子该如何走过漫漫人生长路?
月初赌命产子的吴梦走了,生命终结在43岁。她当过记者出过书,还是“世界首例高龄肺动脉高压产妇肺移植手术”的当事人,她甚至因此上过央视《面对面》栏目。13年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一旦怀孕生子就有生命危险。
她和前夫有孩子,她再婚后说“死也要再生个孩子”,去年花费一百多万保胎治病才最终生下宝宝。作为吴梦的手术主刀医生却毫不赞同她的做法,并将这场本值得骄傲的世界首例“修心换肺”手术定性为“伟大母亲的道德绑架”。
妈妈去世,孩子还不足一周岁。孩子的爸爸可能用不了太久就会再有爱人和婚姻,但孩子会拥有一个好后妈和有爱的家庭吗?孩子的这一生如果没有爱与教育,钱多也是麻烦,钱少更是恶源。
很多妈妈认为生个小的能和大的做伴,也能减轻将来独生子女要赡养双方四位老人的负担。却从来不明白,社会现状下想依靠90后、00后、10后们像前辈们一样反哺父母尽孝久病的床前,根本也是一种奢望。这种情况问问60后、70后和80后,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
之所以说国内教育失败,就是父母一边自私的“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一边又满口礼仪孝道以为什么都是应该。子女们却早就被残酷的生存环境压得举步维艰,不再相信自己能有什么幸福的将来了。
在更小的城镇和农村,很多不到30岁的女子都已经是二胎和三胎妈妈。她们普遍没有工作和收入,只是在家带孩子缠于满屋琐碎和满心不安,原因除了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再一个理由就是没人也没钱请人带孩子。
家庭条件最不该全职的人都当了全职妈妈,男人压力增大的同时,发泄和逃避也就成了一种常态。最近接连有二胎妈妈带着孩子跳楼,三胎妈妈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跳河身亡的新闻报道,这太令人痛心了。
可以想象出这样的妈妈,孩子小当然不可能出去工作,孩子大了自己也超过了能找到工作的年龄。没有足够的钱保障家庭基本开销,缺失父亲的参与一直是处在“丧偶式婚姻”里为多个孩子操劳,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绝望?总是开口要钱就已经不堪,得到的还是每天不到100块。
前半生就这样耽误了,自己却变了、胖了、丑了,被丈夫嫌弃。再过10年,她们又会忙着带孩子的孩子,后半生都是重复老路,自己又老了、没用了、更穷了,被孩子嫌弃。
常有女人说:“男人出轨屡教不改,自己带孩子就是没法工作,婆婆还是挑剔吵架,但我已经学会过好自己了,其他的都随缘吧。”
不能彻底离开一些恶劣的家庭环境,或是朋友圈子,大多数的爱自己都是空话,时间长了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一例外。这不是在跑,而是继续在逃,要学会跑,必须要有内心的渴望,不是绝望后的得过且过。
一线大城市中追生二胎的比例并不高,说生存压力更大导致并不全面,我身边的爸妈们不生二胎的重要原因都是教育问题。社会精英们更担心的是,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教育出多个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子女,而不是需要更多孩子长大后去给自己出钱养老。
这是差别,也是教养与见识的距离。
如果你二十多岁了还是没读过多少书,没上了足够的学,没养活自己的工作,没喜欢并且只为自己好的事去做,你才真正应该去反思、去改变、去重头再来。
至于恋爱、结婚、生孩子、生二胎,是在为之前的种种拼尽全力后的一种顺其自然。我相信,这样的你会过得更好,孩子拥有一位健康独立不缺钱的妈妈后,才能在成长里顺风顺水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钱不是万能的,但有钱是最接近万能的。女人在没有钱的时候更要避孕,先去让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
王珣,笔名“芙蓉树下”,新浪名博,知名两性情感作家,畅销书作者,编剧。已出版情感文集:《一生不舍少女心》(平装版和精装版)《你有多强大,就有多温柔》(平装版和精装版)当当网、天猫等网上书店均有销售。《美人的底气》、《重遇20岁的自己》、《100个幸福的理由》、《为什么白头到老这么难》;长篇小说:《婆婆,我的非常闺蜜》、《试用期千金》。
公号更新的文章均为王珣原创(广告除外)
转载请联系授权,注明作者简介、来源公号和微信号
法定节假日公号休息
王珣的微博▕ @芙蓉树下
公号“美人的底气”id:beauties-4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