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巨头为何“偏爱”城市大脑
2023-10-3 20:36:5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云计算在城市大脑领域的竞争或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2016年阿里开创“城市大脑”的概念,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布局11个城市,可以说阿里凭借着一己之力完成了“城市大脑”在中国的认知和普及,现今阿里云也在这个领域形成了绝对领先的竞争态势。但一时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永远领先,后来者的追赶或许会让阿里感受到丝丝凉意。
巨头入场
政策一旦上升到国家层面,就会引起相关企业的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价值几何,不言而喻。对科技巨头而言,只要占据了建立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权,可以说便掌握了这个城市的数据命脉,这对企业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1、阿里巴巴:建设城市大脑
在一定意义上,建设智慧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对于依靠电子商务实现腾飞的阿里巴巴来说,管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自然是强项,这也成为阿里巴巴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对于智慧城市,阿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阿里云et城市大脑。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就有依托阿里云建设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阿里云et城市大脑以阿里云弹性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结合机器视觉、大规模拓扑网络计算、认知反演、交通流分析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能力,在互联网级开放平台上实现城市海量多源数据的收集、实时处理与智能计算,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从而构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2、腾讯云:“wecity未来城市”
wecity整体解决方案,它包含数字政务、城市决策、产业互联、城市治理等几个方面。他表示,wecity 代表了腾讯云对城市未来的构想。综合其目前整体智慧城市业务开展情况,腾讯大致有三套逻辑:
一是“数字政务”实践,旨在消除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连接更多城市信息;
二是腾讯云的超级大脑所代表的技术体系,在各个具体场景上构建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让ai in all;
三是在微信、qq、支付、位置数据等应用上连接民众、政府和企业,让民众真正感知到政府的努力和企业的贡献怎样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到底着了什么魔,城市大脑为何如此抢手?
1、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兴起,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作为政府,站在管理和服务这两个基本职能的层面,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数字化转型,其具体要达成的目标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体验。
反观城市大脑,阿里对其的理解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用城市的数据资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腾讯云的“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则是在以智能设备、云平台与大数据构建的城市场景中,未来城市人、服务、空间将被重新定义的背景下,以腾讯云的产品和技术为底层,支撑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两者的表述虽有不同,但其内核都极为相似,都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政府职能的提升和城市的发展,与数字政府的目标一致。
2、市场增长速度快,项目金额高
政府层面不断增长的需求造就了一个极具膨胀的市场,各地的城市大脑项目纷纷上马,以阿里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斩获的城市大脑项目可窥一斑。
阿里云的城市大脑还在雄安、苏州、澳门、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城市落地,再加上腾讯云此次拿下长沙城市超级大脑项目,华为云也曾在去年年底以9000多万元的价格中标佛山南海区城市大脑建设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大脑的覆盖区域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呈现出国内国外同步进行,多线城市立体布局的趋势。
此外,虽然各巨头拿下的城市大脑项目总体数量有限,但从目前公开的城市大脑项目中标金额来看,个个“含金量”十足,动辄都是上亿元的项目。
可以预见,城市大脑将是未来城市的“标配”,加上单个项目金额巨大,项目建成后还有长久持续的运维服务需求,这是一个天量市场,云计算巨头自然会不遗余力参与竞争,抢先入局卡位。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