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天津到山东潍坊零担物流—欢迎洽谈
2023-10-3 19:40:0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水平,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货运公司、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1999年—2001年,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新闻:天津到山东潍坊零担物流—欢迎洽谈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远货运公司、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
(四)新技术突破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物流业升级 交通运输、物流、先进制造、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在孕育新的技术突破,高速铁路、大型高速船舶、绿色、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智能分拣、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网络、现代管理、计算科学等将在物流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这些都对物流业升级带来重大促进作用。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联动。伴随新一轮产业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全球产业布局和全球供应链格局均将发展重大调整。《制造2025》将推动我国的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对于物流供应链可视化、协同化、全球化和稳健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物流业将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今年,这种趋势将进一步驱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联动融合发展。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竞争力的关键不再是单纯提供物流运营业务,而是能够输出上下游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成为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联动融合发展的核心。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