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比猪饲料成本低吃了会上瘾的类软性毒品:毁掉3亿年轻人只要5毛

2023-10-3 12:55:0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隔天,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公告称:
经常食用“辣条”不利于身体健康,现决定,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
我实在忍不住拍手叫好。
辣条——
一个充斥着各种三无品牌,爆出过无数新闻,不知道对多少青少年产生过隐形伤害的廉价商品,终于迎来了整顿的一天。
辣条——吃了会上瘾的
“类软性毒品”
一定会有人问,明明有问题的辣条那么多,为什么依旧挡不住人们购买它的步伐?
实际上就在于辣条的成瘾性。
它“类软性毒品”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比奶茶更便宜;
比香烟更安全;
比抖音更容易上瘾。
一般书面上是这样解释“软性毒品”的:
毒性较小、不容易成瘾,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某种意义上,不正规生产的辣条,因为里面所含的大量香精和添加剂成分,会像毒品一样,吃多了容易让人上瘾。
加之其购买渠道便捷、价格便宜,成了黑心商家最爱钻空子制造的廉价产品之一。
毒品摧毁人的意志,辣条摧毁人的身体。
2018年4月17日,三个深圳孩童吃完辣条后,先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他们被紧急送往深圳龙华人民医院抢救。
其中,一名7岁男孩经抢救无效死亡。
其他两名患儿经抢救病情稳定,脱离生命危险。
据孩子父亲李先生介绍,他有四个孩子:
老大14岁,老二女11岁,老三7岁,老四3岁半。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是前三个孩子。
而据李先生说,事发前他们三个都吃了辣条,唯独老四没吃。
2018年1月31日,一位昏迷的15岁少年,被送入湖南某医院的抢救室。
经医院检查,发现该少年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而中毒原因是少年当天食用15包辣条所致。
据了解,患者入院时,肝、肾脏功能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
小便已经呈酱油色了。
经过洗胃、催吐、导泻等处理后,急查为血糖hi尿酮阳性。
确定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十分严重。
而后,少年转入icu进行了长达14小时的救治,遗憾的是,仍然没能脱离生命危险。
你根本不知道,吃进肚子里的辣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光是新闻曝光过的部分辣条生产场所使用的原材料照片,就能让人几天吃不下饭。
辣条里面的有害成分一点不比香烟、槟榔更少:
辣条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一种叫“一滴香”的化工合成品。
它会让辣条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有食欲。
其实“一滴香”是一种被禁用的化工原料,多吃辣条会引发身体的多种不适,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光是在网上查到的,辣条的危害最少也有以下三种:
1、会引起或加重肾脏病、高血压、胃炎、便秘及皮肤生疮;
2、引起上火,口腔溃疡,诱发粉刺,刺激味蕾致使味觉暂时失灵;
3、引发记忆力减退或者引起各种肝病。
记者暗访,差点被恶心吐了
就在前几日,央视曝光了几家辣条厂商生产的全过程:
记者先是在某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几包名叫“虾扯蛋”的辣条。
可能是在购买过程中不小心暴露了身份,没过多久,店主就跑到街对面来找到记者,并要求记者把这几包辣条退给她。
记者试图说自己付过钱了,但店主就是像要隐瞒什么似的,直接动手抢记者手中的辣条。
最后这个店主连钱都不要,不管不顾,抢回了辣条。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这包名叫“虾扯蛋”的辣条包装袋上显示,它是在一家“兰考县宁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记者根据包装信息,来到了兰考的一个小镇。
通过向当地人打听,才在一片田野中,找到了这家公司。
没有经过任何消毒措施,就进入了生产车间。
刚进入,浓重的辣条味就扑面而来。
地面上,满地粉尘和油污搅在一起,搅拌桶上满是油污。
水池里也到处都是厚厚的油垢,桶里还装着难以名状的不明物体:
除了面粉,就是各种调味用的添加剂和着色剂。
记者又来到另一家辣条生产厂家,走进一看,地面上堆满了各种辣条——
因为很多不正规的辣条生产都是在小作坊里,一般都采用高温煎炸加工法。
但这样的方法根本杀死不了细菌,甚至在一些小作坊生产过程中,工人直接徒手装袋,连手套都不戴。
整个生产间,根本不像是标准化食品生产间。
满地的油污泥垢,看起来倒像是机床或者零件生产车间。
除此之外,一些黑心企业可能会使用地沟油、工业盐和大量非法添加剂,反复煎炸。
而以上说的所有成分,都有致癌的风险。
甚至一些毒辣条,会直接引发急性肾衰竭。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7年期间:
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95批次辣条,上了食药监局的“黑名单”。
在通报的180起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是主要原因。
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这三种甜味剂不合规使用占比32.82%,微生物超标占比40.51%,同时仍存在添加剂超标、菌落总数超标等多项问题。
5毛钱一袋,挣的就是学生钱
辣条好吃,害的就是青少年。
据报道,无证辣条,每克含细菌数量超过10万!
微生物指数严重超标,小孩子吃了风险极高。
厂家瞄准了青少年是低收入,甚至无收入这类人群。
5毛钱的便宜价格,正好满足了青少年囊中羞涩但又想吃零食的心理。
这是记者拍到的真实画面:
在一家小学门口的小卖部摊位上,每天放学上学,摊主能卖出几百包辣条。
而这样卖辣条的小店,放眼望去,就有4家。
随便拉一小孩问话,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吃过这儿所有的辣条”。
甚至还有小孩说:一天至少吃两包,有些时候甚至4包!
而一个可怕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吃辣条吃进医院的新闻案例里,中招的多为青少年。
2017年12月28日,14岁的小伟突然出现双下肢对称紫斑,并且伴随着关节疼痛。
父母带孩子去当地的门诊,诊断结果为“过敏性紫癜”。
不料小伟病情逐渐加重,不仅呕吐和腹痛明显、有鲜血便,还伴随着血压升高、大量蛋白尿和明显浮肿。
幸好及时转入医院儿童肾病科抢救,进行了肾活检穿刺术、自然免疫平衡诊疗等一系列救治之后,才脱离危险。
小伟的父亲张先生说:
“发病前,小伟大量食用辣条、干脆面等低质垃圾食品,有时候每天要吃五包,管也管不住。”
辣条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过量的人工添加剂,过度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11岁的四川女孩玲玲,对校外5毛钱一袋的辣条情有独钟。
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每天至少要吃两袋,多则达五六袋,简直和毒品上瘾没什么两样。
后来玲玲出现严重腹泻和腹痛,每天腹泻10多次,体重减轻20多斤。
父母最初以为她只是一般的肠炎,多次治疗无效后,最终被确诊为罕见的“克罗恩病”。
这种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办法根治。
这意味着,她小小年纪,就要常年忍受与腹绞痛、胃胀气等病痛为伴的生活。
2016年6月30日,16岁的龙龙(化名)在某企业务工。
他平时就喜欢吃零食,尤其偏好麻辣食品。
每月拿到工资后就去超市买些零食放到床头,辣条、辣凤爪、辣豆干、老干妈等辣味食品几乎成为他业余生活的全部。
即便上班的时候,口袋里也要放几样,找空闲吃几口。
一天晚上,龙龙突然喊肚子痛,接着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
“打开腹腔见腹腔内有大量消化液,污染严重。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穿孔面积达2厘米。”手术医生齐华光介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面积一般在0.5~0.8厘米左右,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像龙龙这么小的年纪穿孔面积达2厘米极少见。
除了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的青少年,连一部分成年人也是“辣条”的忠实粉丝。
一些不知出处、不知日期、不知合格与否的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居然摇身一变,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网红”食品。
在网友的助攻下,还有了很多专属表情包。
正因为一部分成年人的追捧,让小孩子觉得吃辣条是一件又酷又好玩的事。
所以辣条的消费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一边被禁止,一边创销量
一款市面上常见的叫“亲嘴条单支小辣条”的辣条,零售价是5毛钱一包。
而从天猫上购买,批发价约为0.15元/包,利润空间高达70%。
由此完全可以想象,没有市场监管的小作坊生产出来的辣条,一包的成本可能连1毛钱都不到!
你知道不到1毛是什么概念吗?
市面上,一包猪饲料的价格,一斤是1.2元人民币。
而一包净含量500g,也就是一斤的辣条才卖5毛钱。
这不是黑色幽默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就像烧烤、腊肉等烟熏制品一样,因为没有任何科学手段能够证明,各种肠胃道疾病甚至癌症,与长期食用辣条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辣条一直还在市面上存在,甚至一年比一年获得的利润高。
你绝对想象不到,小小的一包辣条,背后的产业有多么庞大。2018年,辣条的市场销售额就已经直追600亿元!
可见“辣条泛滥,人人有份”不是简单说着玩的。
然而现实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你越是把事情的严重性写出来,就越是有人觉得你是在小题大做;越是摆事实讲证据,就越是有人觉得你捏造事实,扭曲是非。
一定会有人说:我就爱吃辣条,辣条让我快乐,你管得着吗?
我管不着。
可我还是想说,如果你真的想吃,至少选择正规公司和质检达标拿到证书的产品吃,尤其别让孩子拿自己幼小的生命过嘴瘾。
今年“315”晚会上,有关部门重拳出击,让我们看到国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孩子平安成长的信心和决心。
“校园外200米范围内不允许售卖辣条”的规定来得太及时了。
下次,再有人仗着自己吃辣条没生病,还到处嘚瑟,让我们用一句话回击他——
你这么不讲道理,一定是辣条吃多了吧。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