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河南博爱:一个返乡农民的创富历程

2023-10-3 0:51:31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而两年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决定还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08年9月中旬,就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河南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农村发展情况,其中博爱县就是他考察的一个重点。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全县耕地33万亩,人口43万,农业基础一直很好。  2009年5月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县土地流转情况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博爱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探索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2010年10月10日,记者来到博爱,循着胡锦涛总书记考察过的路线进行实地调研。 
河南博爱:一个返乡农民的创富历程
 
眼前这个皮肤黝黑、身体壮实,双手粗糙、指甲缝里满是泥的农民,却出乎意料地递给记者一张质地精美的名片:河南省博爱县金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永利。
  2010年10月10日,在河南省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他的办公室,孙永利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我刚刚参加完全国农业合作社表彰大会回来,在会上还作为先进代表介绍了经验。”
  孙永利的乡亲说:“这个娃确实发家了,但他没有忘了我们。”
  农民返乡致富
  多年以来,孙永利因为种地利润太低而弃田打工在外,过着漂泊的日子。2008年,当他看到农业税全免、种粮发放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相继实施,农村发展形势日益好转时,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重新回到家乡创业。恰逢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农业合作社发展,他筹集资金120多万购买了9台大型农机和配套设备,成立了农机合作社。
  刚开始孙永利的农机合作社以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为主业,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服务。
  周围农户只要交纳10元手续费,自己的耕地就可以完全由合作社全部承担,农机作业费优惠20%。他的土地托管服务省去了农户的耕作之苦,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型农机服务业提高了效率,周围农户有很高的积极性。
  邻村张武村的种粮大户夏启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承包的100亩耕地全部托管给孙永利的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当年就接纳了周边村庄农户3050户,托管土地1.8万亩。
  2008年孙永利的合作社纯利润挣了近20万。他又加大投资,购买了更多的农机具。
  这时孙永利开始感觉到,单纯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效益有限。如果能够将农户的土地承包过来实施大规模种植,收益会更大。
  没想到,他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2009年5月,博爱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战略。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即“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帮助下,2009年秋天,孙永利抓住三秋作物换茬耕种的有利时机,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承包土地1160亩。
  土地流转后,孙永利围绕效益搞种植,大大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以前农户分散种植的都是普通小麦,而他引进河南农科院小麦新品种世麦18号及豫农035,最高亩产量达到1400斤。在实现高产的同时,还凭借规模种植、机械化生产优势,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仅仅这一千多亩地需要的化肥一项,他就比农户分散购买便宜近万元。为了提高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技术,他们还专门聘请河南省农业厅著名老专家郑怀俭为顾问,每月都来指导。
  2009年孙永利的一千多亩小麦大获丰收,获利80多万元,加上农机服务利润,合作社收入多达130多万元。
  培育规模经营主体
  孙永利致富的同时,周围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合作社所在地南庄村有1400亩地,980口人。其中壮劳力300多人,半劳力100多人。以前,全村100多人在外打工,个人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其余都在守着土地,每亩收入也就是1000元左右,全村全年收入也就是330万元左右。
  孙永利的合作社成立后,由于实行土地托管和流转,新增100多名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达180万元。孙永利的合作社还雇用100人,每人每月工资800元,增加80万。由于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常年在外打工人员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逢农忙时节请假回乡,也减少了不少损失。
  以孙永利的同村乡亲孙长青为例子,他家种的6亩地以前年收入也就是6000元。现在他将土地承包给了孙永利的合作社,一年资金4800元,他和老伴在合作社工作,两人一年收入13600元,一年共计收入18400元,是过去的3倍。
  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种植,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同时让富裕劳动力无后顾之忧而转移出去——这条路在博爱的实践证明,农业减负增效效果非常明显,受到农民的欢迎。
博爱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以下多种措施大力培育孙永利这样的农村规模经营主体。目前,全县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4.65万亩。
  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6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17家,带动全县5万户农户从事蔬菜生产、林果种植、畜禽养殖,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
  2009年,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现场会来博爱参观。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2010年3月,农业部农机化司宗锦耀司长还到博爱的农机合作社进行视察,称赞该县农机合作社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和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进行土地流转。目前该县已建成“鑫达食品”、“绿叶食品”、“伊赛肉业”、“博农奶业”等100余家涉农企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带动3万多户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和养殖业。其中仅“绿叶食品”等4家涉农企业就发展原料生产基地3000亩。
  三是支持鼓励种植大户发展。全县还涌现出120多个种植大户,流转面积多达7000亩。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2009年孙永利承包的1160亩地种植的都是小麦和玉米。尽管盈利多达130万元,但他还是觉得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效益太低,应该多种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他的想法又和县委县政府不谋而合。
  2010年博爱县又全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效益。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奖励扶持意见》,大力扶持种植洋葱、生姜、山药、地黄和有机蔬菜等市场紧缺、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当地是传统“四大怀药”(菊花、山药、地黄、牛旭)的主要生产地。特别是“铁棍山药”,近些年价格飞涨,市场紧俏。生姜在博爱也有1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化姜”闻名遐迩,价格高,产品也是供不应求。当地生产的洋葱品质也独具特色。
  博爱县也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该县与焦作市紧邻,南部乡镇紧挨着焦作市区,一直以来就是焦作的菜园子。
  博爱发布政策规定:凡“清化姜”和“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在5亩以上20亩以下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县政府每亩奖励200元;种植面积在21亩以上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县财政每亩奖励300元。
  博爱还通过实施“焦博一体化”战略,积极鼓励发展有机蔬菜规模种植。
  目前,该县已经建成了8个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5个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认证了8个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已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14万亩,标准化生产田12万亩,日光温棚2.1万座,食用菌投料4.7万吨。
  博爱县还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为了进一步发展,政策专门规定,新发展日光温室和新建大拱棚达到一定规模的财政给予重奖。
  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孙永利的合作社又开始在种植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方面跨步前进。他今年种植了40亩山药和25亩生姜。
  2010年10月10日,当见到记者时,他乐呵呵地说:“这65亩姜和山药的利润保守估计也有130万元。”
  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他已经拥有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等53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12台。农机资产价值385万元,年订单作业面积2.4万亩。除此外,他还进行了多元化的发展探索,成立了农机修造厂、蜂窝煤厂、水泥预制品厂和温室构件厂等4家附属企业,实现了由单一的农机作业向综合性产业拓展。
  记者临走时,孙永利给记者粗略地算了算今年的帐:65亩姜和山药起码利润130万,1100亩小麦玉米利润50万,农机服务和农机加工200万左右,今年整体利润将接近400万元。
  说起这些,孙永利踌躇满志。他说明年将把生姜和山药种植扩大到300亩,光这一项利润将超过700万。不仅如此,还将投资兴建集观光种植、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吸引城市人前来消费。
  博爱县农业局局长秦胜利说:“孙永利只是在我县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规模经营主体中的一个。”
  提起自己的快步发展,孙永利很真诚地说,任何事物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而自己的农机合作社成长的土壤就是博爱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政策。
近些年来博爱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粮食补贴、良种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据当地农业部门调查,今年全县2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544.8公斤,较去年实产534.6公斤,每亩增产10.2公斤。其中,4个万亩示范方单产602.41公斤,8个小麦千亩示范方单产641.2公斤,2个小麦超高产攻关点单产713.3公斤。
  博爱县县委书记葛探宇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继续向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流转;还要继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在全县培植起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品牌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建设主体。”
  “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博爱特色的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再到品牌产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他说。
 

博爱县中原种植专业合作社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