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黄瓜结瓜期主抓“三协调”

2023-10-1 17:11:0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秋黄瓜陆续进入了结瓜期,水肥供应也就进入了高峰期。为保证黄瓜抗病高产,该阶段管理的方向应是:以提高产量为中心,以防病治病为重点,以棚内温、湿度调控为主要措施。体现到实际生产中,抓好以下三项协调是管理的关键。
一、温度要与湿度协调
黄瓜结果期温度13-27℃为宜;土壤相对湿度85-9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70-90%为宜。管理中,温、湿度都适宜是一种理想型的管理,实际上要达到既有利于黄瓜植株生长,又有利于防止病害的发生,非常难以实现。但是,只要通过努力,尽量向理想型的条件靠近,达到八九不离十的程度,就实现了理想型的管理。
二、土壤湿度要与空气相对湿度协调
在晴天的情况下,按黄瓜的生理需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0-90%为宜,因为黄瓜对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应能力较强,夜间空气湿度高达95-100%时也能忍受,但长时期的高湿会招致病害。当土壤水分充分时,即使空气湿度低于70%,也能正常生长。
黄瓜对土壤湿度要求严格,以土壤相对湿度85-95%为宜,高湿低温环境常会是根系呼吸困难,容易发生沤根。所以,在黄瓜管理过程中,适时适量浇水,勤中耕松土,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温湿度条件要与控制病害协调 
在温湿度条件适合时,有利于黄瓜植株的生长。特别是处于黄瓜产量高峰期的植株,由于结果消耗大量营养,抗病能力减弱,多数病害在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因而,温湿度与控制病害方面的协调上应按照“温度合适湿度不合适不容易得病,湿度合适温度不合适也不容易得病”的思路进行管理。
按照上述“三协调”的原则,棚室黄瓜进入结瓜期后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科学管理。
1.空气湿度的控制。
此阶段施肥要氮、磷、钾及微肥满足供应,在足肥的情况下,土壤相对湿度要保持85-95%,将空气相对湿度降到70%,这样的湿度对黄瓜植株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而且还有利于抑制病害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条件,应加强放风管理,可采用多次放风的方法。早上,通风约半个小时,风口大小根据温度确定,然后关闭风口,等温度上升到30-32℃时再放风,这样有利于排湿,同时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由于空气相对湿度下降,温度又处在不适于发病的温度区间内,这样的温、湿条件对控制病害发生和黄瓜植株正常生长、正常结果都有利。
2.浇水量的控制。
黄瓜要求土壤的透气性要好,虽然嫁接黄瓜与未嫁接的根系相比明显增加,吸水吸肥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抗病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土壤湿度较高,土壤气体常显不足,进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因而,浇水不能过勤。除看天、看地、看秧浇水外,更要注意浇小沟、浇小水。
3.温度的控制。
一般白天气温控制在26-28℃,最高控制在30-32℃,达到32℃立即放风,下午随着棚温的下降,20-23℃时关闭风口。前半夜应控制在18-15℃,后半夜15-13℃,如果植株有徒长趋势,可以通过推迟关风时间,适当降低后半夜温度2-3℃。
内容来源菜农之家联合社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