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适合像姚大秋这样的健身狗吃
美食测评员 | 姚大秋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我一向认为,在福建最好吃的东西,肯定是福建人!(大误)而最近我却被另外一款来自福建的美食给征服了,而这种足以打败福建人的福建美食,仅仅是一块番薯!
虽然只是一块番薯,但它也有自己的故事,它是一块来自福建漳浦六鳌半岛的番薯!
六鳌是福建漳浦县的一个小镇,处在一处叫做“六鳌半岛”的地方。既然是半岛,必然是三面环海,到处都是漂亮的海滩,到了夏日就成了一处旅游圣地。
而这个本来并不算特别出名的小镇,近几年却因为一款“沙地红薯”在网络上走红。甚至你在网上搜索“漳浦六鳌”,马上连带出现的就是“沙地红薯”!看来,这个红薯跟广东的“陈村粉”、“伦教糕”一样,厉害得把原产地都给冠名了。
只是,再怎么说也只是一款番薯而已,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福建当地一直都有这样一个传说:福建是中国番薯的发源地,这里的番薯最正宗!话说,16世纪末,福建华侨陈振龙将番薯藤从菲律宾带回中国,从那时候开始,国人才第一次吃上番薯。
如果传说是真的,那我对这个番薯还必须要刮目相看,因为我向来迷恋“正宗”。
再者,六鳌地处半岛,海边日晒充足(看我几次去完海边之后的皮肤就知道),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好,光合作用强,积累的养分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养分小。结合起来,温差越大留下来的养分就越多。
六鳌番薯还是一款“沙地番薯”。六鳌的番薯农就地取材,将番薯种植在海边的沙地上,如此做有两大好处:沙地种植,泥土不容易板结,更利于番薯的生长发育;其次这边的水分当中含有更多的盐分,盐分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被番薯吸收,使得它的口感更加香甜。
以上都是我从网上找到的理论知识,好像挺那么回事,但验证一款食物最有效的方法始终还是靠舌头。
沙地番薯虽然个头不算大,但拿在手上还是挺有分量的,看来是一款密度够大,有吃头的东西。
按照网上的说法,番薯表面的沙土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在不吃的情况下不要将它洗干净。当然要吃的时候还是先洗净它啦。
多嘴说一句,番薯是一款很好的健身食品,100克番薯只有99大卡,是米饭的三分一,而且饱腹感更强。
吃番薯的方法有很多,烤、煮、蒸、做糕点……而我选择了最简单的隔水蒸。将番薯洗干净后放到蒸锅之上,大概30分钟,热气腾腾的沙地番薯就出锅了。
耐着热气,将番薯从中间一分为二,一股属于天然的植物香气就悠悠的飘了出来。而更让我赏心悦目的,是这块沙地番薯的卖相——外层的红皮经过蒸煮之后更加的红润诱人,内层的番薯肉则变得金光灿灿,隐隐之中还带着一种油亮的反光,实在勾人食欲。
耐着性子将番薯的外衣剥开,却发现用一个“撕”字更为准确:只因这款沙地番薯的皮实在太薄,即便是用薄如蝉翼来形容它也不够准确,它似乎比蝉翼还要薄上几分!完全不像一般番薯,从剥下来的片上还能啃出二两肉来。
看着完整的番薯皮和光洁的番薯肉,我多年的强迫症终于被治好了!
金黄色的番薯肉吃起来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最初入口之时,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软糯,唇舌稍微一用力,马上就化成一滩肉泥,没有筋也没有丝,是纯纯粹粹的番薯肉;而随着咀嚼,番薯肉当中的香甜味道才散发开来,嚼得越久,味道越足,在舌尖之上还略略能品出一种蜜糖的味道。这才想起漳浦六鳌的沙地番薯在当地就被叫做“蜜薯”。
虽然这次我推荐的仅仅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番薯,但这块番薯偏偏有它的独特之处,独特到它曾被一些吃货加封为“最好吃的番薯”。
(如果有股东想要尝尝,可以私信我们哟)
ps,基于本人会吃不会做,不能最有效的开发这款沙地番薯的其它吃法,所以恳请有巧手的厨娘,下单后发挥你们的创意与厨艺,告诉我它究竟还能怎么开发,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