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做PPT的经验还比不上一个新手?你可能忽略了这个关键点
2023-9-27 21:12:1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想要做出一份好的ppt,除了讲究排版设计,其实文案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小叶就想要通过一页ppt作为案例,为各位分析文案在ppt中的作用,也希望启发到大家如何做一个好ppt文案,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ppt的构思过程。
ppt中数字纯属虚拟,设计仅供参考。
我们可以看到,这明显是一个棘手的ppt。
原稿如此凌乱,让我从哪里下手?
我们先看看这次ppt要求,要求是:突出企业知识对在职用户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此调动新用户对产品关注。
那么ppt设计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去构思,达到这个目标才是好的ppt。
我们再看看原稿。原稿包括两个内容:知鸟的logo、选择知鸟的三个理由。
事实上从一页ppt角度,放这么多信息合适吗?
如果把这么多文字都放在ppt上,进行排版设计很难。
我们可以怎样一步步来结构化提炼我们的文案呢?
我要做的是先删除废话。
任何文字只要愿意删除和提炼,一定是可以找到可以删除的废话。
这一稿是我自己修改的结果,我把能合并的含义合并了,重点保留了数字,甚至故意把500家入驻和1000家准备入驻含糊为1500家加入共享。
只要是ppt,首先第一件事要提炼文案,留下给力的观点,还有吸引人的数字,然后才开始设计,不是给你什么,你就开始设计,那样很难的。
等我把文字精炼后,只是改了一下字体,简单对齐一下,这个ppt和初稿,大家看看,是不是已经好了很多?
但是做到这一步,只是精炼的文案,不代表我们制造了下载的欲望。让我们看看原来的文案:学习是一种生活!
这句话看起来很酷,其实在广告上,这是一句没有痛点的话。也许这样说会得罪知鸟的运营朋友,但是从我的角度看,这句广告语一点也不吸引人。
所以对于这样的文案,我首先要想一句能冲击大家的话。然后我干脆就把口号给改了。我改的文案是:再不学习就晚了!
01 找准别人的痛点,而不是你的情怀我把原来的文案进一步提炼成三个关键信息。
想强化这个痛点,大家还要注意,其实一直到现在,我在技巧方面做的修改很小,就是让大家注意文案的变化。
我想了一下把【学习】改成了【充电】两个字。
为什么?学习是一个给人被动感的词汇,妈妈总是对我们说,你要学习了。在潜意识里面,学习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充电不同,充电是有主动感的词,很正能量。
02 用有幸福感的词汇,而不是联想起痛苦的词汇!于是,我继续改动ppt,只为了改一个词,找到话题的词眼「充电」。
刚刚上面的ppt,我几乎没有做设计。假如我做了大量的设计修改,普通人会忽视我在文案方面的努力。
做文案,关键是要找到痛点,利用其中一个痛点打动目标客户,如果能多挖出几个痛点,都打动目标客户,那就非常成功了。
我们现在看原来的文案,怎么多少企业啊,多少微课啊,多少高手啊,你们发现这些文案统统有一个大问题——管我毛事?
这些文案无法提供一种和大家每个人都关联的场景感。
一个app,如果和大家日常生活的场景感没有关联,就无法产生触动,更谈不上下载。当然如果没有场景感,其实整个app的产品经理也许是不合格的。
app这样的移动应用,设计的出发点要先构思用户的使用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下给他好的应用体验。所以我不得不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给知鸟设计几种能够打动人的场景。
很多人苦恼手机不知道装什么app好?
还有人苦恼碎片化时间不知道如何利用?
还有人舍不得花钱学干货。
这些是不是普通人的痛点。至少是可能的痛点?
我要做的是,让各位回忆你们自己的苦恼,然后我要做的是提供答案。
03 创造场景感才能激发对痛点的需求!如果一个产品,在推广之前,没有唤醒出各位的需求,根本是不会有销售或者下载的。
要从要你装app, 变成帮你解决苦恼,这才是这次ppt设计的核心。
进一步思考,一页ppt展示三个痛点好吗?
我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
一个痛点,必须要一页一个主题,非常明确的打动人心。
比如这样的构思。
连续做三页,用精彩的设计,连续冲击,打动目标客户。
一般而言一个人被一页ppt冲击到了,是不会有冲动的,除非他连续被轰炸几次,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很像系列推广海报的设计?
等连续三个痛点都抓住人了,再提供一个扫码的机会,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抓住痛点的ppt,演讲也必然更容易。
单页ppt设计,大部分人的思考依然是把一页ppt改得更漂亮,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我们的设计目标是诱发大家下载app,不是其他,所以我们要系统思考诱发别人下载的ppt,背后应该设计文案,构思逻辑,形成框架,然后才是美化。
04 一次一个痛点诉求,胜过堆积痛点到一页!该看看美化后的最终版本了,设计不是我做的,我请小伙伴@louis-云轩 做的。
你看这个ppt里面,文案和构思的作用大不大?
小结:
大家要学文案提炼,一开始不需要那么复杂,就是先删除废话,然后精炼优化文案,最后才是系统思考到底怎样说话才能正确抵达目标,最后再思考设计应该如何配合。
05 灵感来自生活,但前提是你有观察过生活。很多朋友问我“如何才能想出这样的文案?”。
我说答案是来自观察,仔细的观察自己的生活细节,进而理解别人的生活模式。
其实痛点真的不难找,难在不用心去观察别人的行为模式,滥用自己的经验去替代别人的痛点,以为自己的痛就是别人的痛。
文案的这些技巧你都学会了吗?
点击下面的专栏,可巩固其他ppt技巧,助你成为ppt大神!
购买课程赠送1.4g模板、素材、字体包,职场人的必备办公素材都在这了!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