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很瘦小,其貌不扬,平凡无奇。他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娶了一个漂亮且能干的老婆。奶奶年轻时貌美如花,且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校长,至于为何会嫁给爷爷,是时代的产物。那时候奶奶家穷,爷爷的父亲是镇上的私塾教师,家境不错,爷爷家供养奶奶读书,奶奶为了报恩,便毅然决然地嫁了。于是爷爷开始了幸福安逸的人生。
说起爷爷,他有几件不得不说的趣事,仍然被我们津津乐道。
有一天家里的灯泡坏了,我妈妈就去换灯泡,爷爷在旁边不停念叨,手颤颤抖抖的不断提醒她,好点啦,好点啦,注意啦,注意啦,电可不是好玩的啦,安全第一啦,妈妈换多久他念叨多久,直到妈妈把灯泡换好了,他才松了一口气,仿佛一件大事总算尘埃落定。也就是说,爷爷到了古稀,还不会换一个灯泡,一直被恩宠,多么幸运。
爷爷爱穿马大褂,多少年不变,因为他不能接受一点新鲜的事物。小时候家里刚买了彩电,我们都坐在电视机旁看奥运会,爷爷从来不看电视,他只爱看报看杂志。奥运会的精彩,让我们忘我的关注中国队的赛事,我们一时欢呼,一时鼓掌,一时叹惜,爷爷看着我们奇奇怪怪的举动,冷不丁来一句,这么激动干什么,电视里哪里有真的东西给你们看。那嗤之以鼻的样子,我现在仍记忆犹新,这个顽固又傲娇的小老头,承包了我童年的全部笑点。
爷爷退休前,是供销社的经理。他退休后有一次去工作多年的地方看望老同事,他兴高采烈满怀期待,没想到见面后同事们却对他冷冷淡淡,倒是店里养的狗一看到他就热情的扑上来,尾巴用力摇,亲昵不已。爷爷那颗被中伤的玻璃心,仿佛被狗狗的热情所抚平。回来后,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狗肉,而且他真的说到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如一只狗来得温情,爷爷也看透这世间的情与义,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做小小的抗争。
爷爷的退休生活充实惬意,坚持种菜、写文、记日记三件大事。他种了一园子菜,悉心呵护,收获果实便欣喜不已,颇有曼德拉经营花园的成就感与哲学意味;他写文章寄很多信件去投稿,每发表一篇他就拿给我们看,眉开眼笑洋洋得意,把这些杂志和报纸小心翼翼收藏;他每天记的日记是流水账,今日老伴去买菜,大儿子回家,孙女考试之类,有十多本之多,我以前最爱翻看他写的日记与他发表的文章。后来,爷爷年事渐高,把这些日记全都烧掉了,也是一大憾事。他没有说原因,我猜想他是认为岁月无声,雁过无痕,每一天认真的活过了便是人生。
爷爷写文后来小有成就,不断有爱慕的女性寄信过来。有一次,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教师寄信过来,以为爷爷是同行。由于爷爷奶奶退休后,一直住在奶奶之前任教的学校单位房里,所以爷爷的地址都是写的学校。爷爷看到信里的表白,顿时神采奕奕,又有些不好意思,还拿给奶奶看,并认真的说放心,我不会回信,信都交给你。奶奶看他那一本正经很当真的样子都笑了,笑他都不知道自己一大把年纪了。
说起这些事,似乎很好笑对不对,可我却泪湿了眼眶。爷爷去世七年了,我常常怀念他。
他这一生八十载,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平平凡凡真真切切,谁能说这不是快意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