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又叫做菰,又名高瓜、菰笋、茭笋,高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中国是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最早的国家,那么茭白究竟长什么样,具匍匐根状茎,叶片扁平宽大,分枝多数簇生,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在亚洲温带、日本、俄罗斯及欧洲有分布。全草为优良的饲料,为鱼类的越冬场所。也是固堤造陆的先锋植物。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茭白
一、生长环境:茭白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平原地区种植双季茭白为多,双季茭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白的重要因素。茭白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
▲茭白种植
二、繁殖介绍
①茭白有秋产单季和秋夏双季两类,均用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单季茭白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茭白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由于灰茭白、雄茭白每年都会在正常的茭白田内自然产生,因此必须年年选种。在一些新引种茭白的地方,往往是第1年生产较好,第2年即开始出现灰茭白、雄茭白现象,第3年种墩就不能做种,出现大量灰茭白、雄茭白,产量大幅度降低。若用灰茭白、雄茭白的种墩或分株做种,第2年还是灰茭白和雄茭白,绝不会成为正常茭白。
②在秋茭白采收前,选取孕茭白早、茭白肉粗壮白嫩、主茭白与蘖茭白采收期一致、无灰茭白、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茭白的优良单株,插竿作为标记,发现灰茭白、雄茭白应将叶片打结作为记号,到第2年春季分墩时,先将灰茭白、雄茭白连根挖去。每亩田需种株200-300墩。选好的优良种株待采收后,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种茭白丛连根挖起。
▲茭白种植
③茭白种株以地表向下1-2节地下茎所萌发的芽为有效分蘖,所以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留中间一段进行扦插假植。假植的行距为50厘米,株距15厘米,每隔5-6行留出80厘米的走道,假植深度以齐茭白墩泥为度,并保持1-2厘米的浅水层。为了促使假植苗早发根萌芽,防止受冻,秧田可采用地膜覆盖,能使茭白提早生长发育,从而提早成熟和提高产量。
④当假植苗成活后,每亩秧田可施入碳酸氢铵3-4千克,促进幼苗生长。春季对根茎密集、分蘖拥挤的茭白墩,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应将细弱分蘖除去,同时向根际压1块泥,使蘖芽向四周散开,以改善营养状况和株间通风透光。在移栽定植前1周,除去生长势过旺、趋向“雄化”的幼苗,以减少雄茭白的发生。由匍匐茎上萌芽的“游茭白”不能做种菰用。
▲茭白种植
三、茭白的种植方法
1、茭田选择:茭田应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最好。
2、翻耕施肥:翻耕茭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或浓人粪尿2500千克,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3、适时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当茭苗高20厘米左右、水田土温10℃以上时即可移苗定植。如果选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时将老茭墩连根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方向,按3-5个健全分蘖为1墩进行纵劈分墩,分墩要求带老茎,劈时尽量少伤及分蘖和新根,并做到随挖、随分、随栽。如茭苗过高,可剪去叶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后倒伏。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0-80em,墩距65厘米,并分大小行,大行为走道。每亩定植1200墩左右,保证6000株基本分蘖苗。定植深度以所带的老茎薹管没土为度,以晴天下午栽种为好。
▲茭白采收
四、主要价值介绍
1.经济:茭白的经济价值大,秆基嫩茎为真菌寄生后,粗大肥嫩,类似竹笋,称菰笋(高笋、茭白、茭瓜),是美味的蔬菜。颖果称菰米,作饭食用,有营养保健价值。全草为优良的饲料,为鱼类的越冬场所。也是固堤造陆的先锋植物。古代菰生长正常,秋季结实,称雕胡米,为六谷之一,后因黑穗菌寄生成畸形,不能开花结实,成为蔬菜利用。
2.营养:茭白的营养丰富,不仅含糖类,有机氮,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灰粉,还含有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3.药用:茭白甘,微寒。祛热,生津,止渴,利尿,除湿,通利。主治暑湿腹痛,中焦痼热,烦渴,二便不利以及酒毒,乳少等症。
▲茭白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