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10年,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img_height=50 img_width=500 inline=0 src=/toutiao/1952035-76fe61401e101fe6a993b1adf4da4f61>养牛10年,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img_height=307 img_width=745 inline=0 src=/toutiao/1952035-a9ce6dfb805b3b477141be2f3e27d403>2019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体现时代精神的临武好人。临武县继续开展“临武好人”推荐评选活动,通过评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到关爱好人,在全县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每一位身边好人就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他们的善行,让广大临武人民感受到魅力临武生生不息的好人精神和榜样力量。
每周一星
姓名:彭美竹
事迹: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100多户村民发展养殖,结对帮扶50余户贫困户,解决6户贫困人员就业,带领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荣誉:2016年被郴州市妇联评为“最美创业”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临武县模范共产党员”,2019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湖南省十佳农民”。
类别:助人为乐
乡镇:水东镇
时间:2019年4月“临武好人榜”
好人事迹
彭美竹,女,1969年1月生,临武县水东镇斗水坪村人,从2009年开始创业,成立兴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100多户村民发展养殖,结对帮扶50余户贫困户,解决6户贫困人员就业,带领他们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转型创业,饱尝艰辛
2009年以前,彭美竹一家从事煤炭运输和餐饮服务,当时家里大概有80万元积蓄,但是地下资源是有限的,几十年的煤矿开采行为,使得地下水位被破坏,地表资源受损!恢复绿水青山转型改造是必然的!彭美竹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跟家人商量并达成共识,果断从运输服务转向种植和养殖业。斗水坪村山多地广,雨水均匀,宜于草木生长,当地村民又有着牛羊散养的习惯,但零星散养无规模、效益低,难以形成产业。要想致富,必须走规模养殖之路。因此,彭美竹找到村支两委领导说明想法后,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和鼓励。2009年2月,她与村里签订了2000多亩山岭和500余亩田土的承包合同,开启了养殖创业之路。
为了自主创业,她们拿出家中所有积蓄作为企业启动资金,建起了简易住房、牛棚,种植了水稻、红薯、玉米。创建规模企业,靠自己的几十万元,也只能够建起简易住房、部分牛舍和一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却无法拿出更多的钱来购买种牛。在只能进、不能退的紧要关头,彭美竹东奔西跑,筹措资金。她壮着胆子找到时任接龙乡党委书记,说明自己创业搞养殖所处的困境时,领导们听后深深感动,经集体讨论并经主要领导出面,为其在银行担保贷款20万元。当年8月,共借贷50多万元后,从山东、江西购回第一批种牛,看着青青草地上自己养的牛一天天在长膘,彭美竹一家感受到昔日沉睡的荒山正在苏醒,创业之路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但是创业之路并不顺畅,途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接连不断。先是技术跟不上,草种不对路,牛品种不适宜,加之当时土地流转合同欠完善,村民在彭美竹承包流转的山地上种树,限制了牛的牧耕。更为沉重的一件事,是她的丈夫李国当时查出了胃癌晚期,并且在花去20多万元医疗费用后,也未能挽回其生命。养殖肉牛是彭美竹一家的目标和希望,李国临终前嘱托彭美竹要坚强地把牛场撑下去,完成全家的创业心愿,彭美竹含泪应承了李国的嘱托,把困难与艰苦吞进肚中,默默地蓄积力量,决心在逆境中奋发。
总结经验,奋发前行
创业之初,彭美竹遭受了事业和家庭变故的双重打击。但要强的彭美竹,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永不言败坚持到底的犟牛精神,奋力前行!彭美竹认真总结创业之初的经验,吸取了受挫的教训后,重新对自己的创业有了一个规划。
她认为,一是要创建扎实的创业基地,有基地才能种草,只有种好了草,才能养好牛。彭美竹把基地建设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完善了土地流转合同,并在政府有关部门备了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所流转的土地能顺利利用。土地流转到基地以来,彭美竹没有欠村集体和农户一分钱,而农民和村集体每年从基地领取的流转费用达数万元,到2018年止,共流转土地3000亩。
二是及时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6月,兴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
三是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彭美竹吸取创业之初的教训,主动咨询县、市畜牧部门。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引进了优良牧草并逐步试验扩展。优质牧草由2012年的80多亩,发展到2017年的近800亩,面积翻了十倍,产量提高了50%以上。牛场基地从最初的8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500余头的养殖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优质牧草方面也扩大到近千亩,除了供给自己养牛基地外,还每年向合作社成员及邻近养牛场供应鲜草,销售鲜草的收入每年可达10余万元。
始见成效,回馈社会
目前,彭美竹的黄牛养殖基地己发展到500头,合作社成员7人,发展养殖黄牛630头,帮助带动周边养牛户102户,发展养殖1000余头,当地养牛户每年可增收80余万元收入,彭美竹租赁的土地,每年向出租方交纳租赁金50000余元,既解决了田土山岭的荒芜问题,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固定性收入。同时,她的养牛基地向困难户和弱势群体打开了就业的大门,安置了固定员工6人,临时用工每年达2000多个,工人从牛场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每年达30万元,为本村和周边贫困农民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彭美竹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她自创办企业以来,一直扶持桂东籍的1名贫困学生上大学,支持其学习费用及部分生活费,并时刻关注他的成长。在本地,她经常走进敬老院,给予捐助和看望;村里或周边邻村的公益事业,她也是尽力相助。她还组织合作社成员为3个贫困村80余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优质玉米种子,帮助他们种植玉米350多亩,在免费供种后还多次现场技术指导,并承诺贫困户收获的玉米保底收购,该项就为他们增收35万余元,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她捐助的爱心善款已逾数万元。彭美竹的养殖示范基地,2017年与湖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临武分校合作,确定为“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每年为全县及周边县市培训养殖技术人员达数百人,省、市、县专家多次到现场指导授课,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因此,养殖基地2016年被县人社部门评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如果您的身边也有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或者敬业奉献的临武好人,请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735-6266600
电子邮箱:lwxwxcb@163.com
来源:临武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