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中运量线的定位:结合目前和规划中的地铁线,起串联和整合地铁,普通公交,优化资源,提高出行效率的作用。从目前下一轮星湖街加密线的提出看,园区湖东其实缺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南北走向大容量的交通,所以,造成目前星湖街拥堵不堪(当然,和星湖街是园区中轴线和周边小区密集也很有关系)
园区中运量线的组织形式:地铁是定位地下;中运量定位空中(我个人觉得比亚迪云轨还是不错的,占用主干道的绿化带);公交和快线定位于地面:公共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这是目前国际主流的立体交通组织形式。
园区中运量线的走向:个人建议还是先在园区湖东南北搞一条吧,中运量2号线。附件是走向建议图,目的是解决青剑湖,中新科技城,东沙湖,钟南街,星塘街部分路段,高教区的南北快速出行问题。
具体大致走向为:青剑湖的青澄路---亭谊首末站----星塘街北延---中新科技城--东方维罗纳---3号线唯西路站---钟南街苏虹路---东沙湖领里中心---1号线钟南街站----钟南街中新大道---星塘街欧尚超市---星塘街金鸡湖大道---星塘街独墅湖大道---星塘街文景路---独墅湖高教区首末站---终于8号线车坊首末站(红色是建议的核心站点)
如果在星湖街推行立体交通,估计阻力很大,原因太多了,所以,估计还是会上地铁11号线,但是,目前青剑湖,中新科技城,东沙湖往湖东以南地区的出行需求非常迫切,中环东线阳澄湖立交早晚高峰已经逐渐出现流量瓶颈,所以,咱布局下钟南街,星塘街。咱不能局限于大苏州的地铁规划,否则,园区自己的整体交通规划怎么出成绩?出行效率低了,园区综合交通规划(2012-2030)的目标就会实现起来遥遥无期,大家都会认为是交通拖了园区发展的后腿。
谢谢!
工业园区便民服务员
您好!感谢您对园区交通事业的关心。随着苏州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根据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我委正委托专业单位对中运量公交进行研究。
2017-7-3 09: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