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城市发展已经在追赶广州、深圳的道路上了,且不说发达国家,就说说广、深,为了治理电动车带来的交通乱象,电动车报警器噪音污染等问题,痛下决心,禁止电动车上路,让城市回归到现代。安全、高效的运作轨道上来,大力发展的公共交通,无污染0排放的自行车重新成为最健康时尚的出行方式,整个城市的现代化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苏州的发展还无法做到广深那样的彻底,那我建议可以分阶段一步步实施:
1.限制电动车的总质量,只允许轻量化电动车上路,如简易折叠车等;
2.限制电动车速度,不能超过35km每小时;
3.快递公司与外卖公司的电动车单独管理,可改装,适当提升质量和速度,但必须统一归公司所有,统一上报并办理相关手续,超重超速的营运电动车必须上保险。
4.电动车禁止安装报警器,降低城市噪音污染。
希望苏州市能为全国的电动车治理开一个好头,做一个榜样,这也是苏州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市公安局便民服务员
网友你好,今年6月20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全面优化交通结构、压降安全隐患,改善通行秩序,苏州交警部门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我市电动自行车基本情况,全面整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力争通过综合治理,实现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明显提升、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稳中有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并为苏州市电动自行车长效规范管理积累经验、奠定基础。经过整治和调研,形成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规范,为《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2019年4月15日起全面执行做好准备、过渡。如果政府有进一步的相关政策出台,车管所会遵照执行。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进行可行性分析,感谢您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好像有点难度,允许生产,允许买卖,不允许上路,那苏州几家电动车厂商境况会如何?
楼主提出的第4点,我表示强烈反对!坚决抗议!
不让电动自行车安装警报器,完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不能因为有噪音问题而杜绝,毕竟噪音问题不只是电动自行车警报器才有,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随意鸣号、商家为招揽顾客而摆放音响,以较大的音量播放音乐、广场舞大妈在跳广场舞时,大声播放舞蹈乐曲等都会产生环境噪声,如果说真要降低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不应仅盯着电动自行车警报器,而该从各种会产生噪声污染的行为入手,想方设法加以杜绝,只有这样才是最为公平、合理的。
这位网友,您真是多虑了,同样是允许生产,允许交易,不允许上路行驶的电动体感平衡车,该电动体感平衡车的厂商境况不还是很好嘛,从未听闻任何不好的事。
当你见到电瓶车在车流中呼啸而过的时候,你就感觉它是绝对的强者,有的电瓶车比那种小排量的汽车提速快很多啊
1.很多电瓶车政策是从来不骑电瓶车的人制定的。
苏州如果要制定政策,应该让各行各业的电瓶车车主也参与
2.很多电瓶车车主,毫无安全意识,藐视交通法规,乱闯红灯,夜晚不知道开指示灯,拐弯也不开转向灯
建议苏州从某个日期开始,比如19年1月开始,不再直接销售电瓶车,所有要购买电瓶车的市民,先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才允许上牌购车
3.加强电瓶车道路建设
如今马路不是马走了,也不全是汽车的,非机动车也占据了非常大的一部分,甚至超出了机动车
所以每条路上,请务必都划分出非机动车道,并且适当加宽,给非机动车更多的路权。
2018-9-7 11: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