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光,乐清农村人,2008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徐瑞光得知张家界那边有个人在养娃娃鱼,并且致富发了财。当时,已决意退出常德房地产行业另谋出路的他,立马就跑去张家界“取经”。
刚刚过去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项目有赚头,于是干脆就留下来学技术、拓市场,一待就是三年。
这期间他从对娃娃鱼一无所知变成了半个专家,还在当地办起了一个7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与此同时,市场上娃娃鱼的售价越来越高,最高的时候达到1500元一斤,鱼苗的价格也在每年成倍递增,从110元一条一直涨到现在的590元一条。
虽然听起来这个钱很好赚,但徐瑞光坦言并不轻松:“我曾在养娃娃鱼的第一年就遭遇了失败,4000条娃娃鱼因为得了传染病导致集体死亡。做养殖业最怕出现这种情况,好在后来请了专家过来帮忙找到问题所在,并且顺利解决了。”
慢慢的,徐瑞光已经学会自己给娃娃鱼看病、治疗,在他的养殖场里有一个专门的药柜,平时也会注意疾病防控,防范未然。
此外,由于娃娃鱼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因此必须要取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和水生野生动物蓄养繁殖许可证这两个证,才可以合法养殖、经营。但要拿到这两个证也并不容易,目前常德只有徐瑞光所经营的金瑞大鲵驯养繁殖有限公司拿到这两张“通行证”。
之后,徐瑞光一门心思要把娃娃鱼生意做大做好,在2011年的时候把张家界的养殖场搬迁到了常德,租下当地农户3亩地的20年使用权,建场地、打井水,进行标准化养殖。
但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娃娃鱼的价格跌到了800元一斤,销量也出现下滑,不过他并不担心:“可以等到价格再高点的时候卖嘛,这期间娃娃鱼还是在长‘肉’的。”徐瑞光表示,虽然娃娃鱼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它“省地方、价值大”的优势显著,他会在这个行业一直坚持下去。
为了更好地发展,徐瑞光还成了常德市新近成立的大鲵养殖协会的会长。据介绍,当地共有娃娃鱼养殖企业16家,而徐瑞光养殖的基地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
关于未来计划,下一步,徐瑞光是找合作伙伴做娃娃鱼的深加工产品。“张家界那边已经有企业研制出了娃娃鱼化妆品、娃娃鱼面条、娃娃鱼肉干等系列产品。可能跟他们合作,也可能自己找人研发产品,延伸产业链,关键是要掌握核心技术。”
徐瑞光相信,在以后,随着自己对娃娃鱼更深入的了解和多方面的发展,自己的事业会有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