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苏州的外地人很多,本地学校学位又紧张。也不是所有外地人都有积分入学的软实力,比如刚打算来苏州就业的新婚夫妻,亦或者在苏州无法满足积分条件的老新苏州人。为了孩子能接受到教育不免惺惺而去回到家乡。这间接降低了来苏的劳动力,苏州目前有好多外来民工学校,比如新浒小学,东冉小学等等,这些学校都开设小学没有初中部,本身就是个鸡肋。(小学毕业后才12岁他们读不了本地学校只能回老家)在这种学校读了假如读到6年级,有点实力的家长想尽办法通过积分就读本地初中,没有实力的家长只能把就读6年级的孩子送回老家,由于教材不通这种孩子很大概率是不能成才的。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希望这些外地民工学校(例如新浒小学,东冉小学还有一些民工小学)开设初中部使一些在苏没有实力家长的孩子能够读完初中,相关部门可以统筹规划苏州本地的技校学院与这些外地民工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初中毕业后可以接着就读一些技校中专学得一技之长。因为每年苏州这些高职技校还要从苏北地区进行招生进来填补学员,为什么不把这种资源利用在苏州本土的民工学校呢,当然也有个分数线不是阿猫阿狗都统一进去。说句很现实的话民工学校话稍微有点上进心的当然很渴望进入这种技校。以前新浒小学的前身是安徽霍邱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大概是03年左右这个学校是有初中部的,而且这个初中部毕业后有些学生是可以进入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的(原轻工技校浒关西校区)。好像后来由区政府规划成新浒小学后就取消初中部了。<br>
这种规划还是需要各区各院校领导互相协助统筹规划,这样将大大加强来苏力量,解除弱实力新苏州人的后顾之忧加大他们的地域归属感。希望在各界努力下可以实现这么个规划,也请相关市领导可以关心下。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
我市于2015年3月,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式颁发《关于加快全市民办教育发展意见》并召开了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推进会,时任市长周乃翔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市(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意见》,研究制定符合各地实际的实施办法或细则。而您关注的外来工子女学校更是我市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弥补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发展。2014年苏州市政府实施项目之一 “共享阳光-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工子女学校提档升级工程”是直接扶持民工子女学校发展的项目,同时,从2014年起,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以上种种说明我市对于外来工子女学校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民办学校举办的学段是根据自己的申请以及办学条件的情况依法依规获得审批的,目前举办初中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初中对场地、师资、设备设施的要求与小学不同而导致的。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2017-2-19 1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