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创业不挣钱?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个村的红薯要“火”!

2023-9-7 2:06:5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一颗红薯,百株秧苗,千粒仔薯
生态种植,软糯无丝,
入口绵密,感香甜糯。
青龙山镇棍都沟村
红薯种植致富路上“薯”香飘
谱写“薯”于自己的大幸福
那么小小红薯是如何变身贫困户致富的“金疙瘩”的?
多年以来,奈曼旗青龙山镇棍都沟村由于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村民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产业发展也就无从说起。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在贫瘠的沙土地里种出了“金疙瘩”,那么这个“金疙瘩”是什么呢?红薯!对,你没听错,就是红薯!
盛夏七月,走在棍都沟村的田间地头,成片的地瓜长势正旺,放眼望去,犹如绿色的地毯,美不胜收。“今年我栽了5亩地,1亩地能出3000块钱。” 看上去性格腼腆的贫困户孙成太望着生机盎然的瓜田笑盈盈地说。以前从没栽植过地瓜,去年孙成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栽植了2分地的地瓜,仅靠出售这2分地的鲜地瓜,纯收入就增加了1000多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孙成太决定今年栽植5亩地瓜田,期盼着今年能多增加些收入。
青龙山地区历来具有栽植地瓜的传统,原来,怕卖瓜难只有少部分农户栽植地瓜,现在,尝到甜头的村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还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栽植地瓜。目前全村地瓜栽植面积超过了270亩,突破了历年来的种植规模,棍都沟村为了让村民有更加稳固的收入,除了将含糖份高的以鲜地瓜出售,还将含淀粉成份高的用来制作成粉条出售,既能延长储存保质期又能为贫困户带来更稳固的收入。经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商议后,棍都沟村决定借势发展,建造地瓜粉条加工厂!
红薯粉丝,相信是不少人的心头之爱
可猪肉炖着吃亦可炭炉火锅烫着吃
那氤氲飘香的雾气中
爽滑而透明的红薯粉丝在热汤中翻滚
丝丝缕缕间,分明是故乡浓浓的乡情
让人回味悠久而绵长
村两委班子与驻村工作队那也是说干就干,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扶贫资金,由村里出厂址和负责平地,建造红薯粉条加工厂。为了能使项目及时开工,驻村工作队队长吴青山亲自垫付1万元。“项目总投资19万元,设有100平米的厂房和加工车间及100平米的晾晒车间,一应俱全。”棍都沟村书记李东飞带领着记者走进平整的厂房基地,围绕基地边走边介绍着:“厂房建成后,将采用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不但解决了村民自己卖瓜难的问题又可以雇佣周边贫困户来这里打工,工资按每天100元计算,秋收季节每人可收入4000元,厂房建成后每年还能为村集体收入提高1万多元”。据了解,厂房于今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红薯粉主要销往北京。目前,已签订了5万斤红薯粉条的订单。
近年来,青龙山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产业聚集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有力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有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图文:孙芳芳、郑家瑞
编辑:李子阳
审核:张庆英
终审:侯显峰 王爱国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