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可以以确保农业的稳定和高产,以及确保收获高质量的农产品。然而,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长期大规模使用农药会造成一系列危害,如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农药事故等。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作物疾病,消灭昆虫,避免农药伤害,除了正确实施国家农药政策外,关键是大多数农药使用者要科学选择农药,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保障农药的安全性。
对症买药不同的作物所使用的农药类型各不相同,而且剂型也多样化,所以需要种植户对症买药,且不可随意用药。种植户可以向当地的植物医院或相关专业人士请教,向其描述作物病症,正确选择环保且高效的农药类型。为了选择安全性的农药,也可以上网查资料以及查看当地的农药使用公告,避免错误使用农药,造成种植经济损失。市场上针对一种作物病症会有多厂家产品供用,但到多家比较后,再进行选购,毒性低,使用量少,安全性,价格实惠等,为最优选择。饮用水源周围严禁使用农药,直接食用的植物禁止使用剧毒类农药,避免造成农药残留。
正规渠道买农药农药市场广阔,品牌众多,高质量有保障的农药,不但可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而且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在选购农药时,需加强识别农药真伪的意识,选择购买三证齐全的农药品牌,避免花钱无效的情况。购买农药时候,一定选对农药经销单位:经营单位有合法营业执照,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有懂得农药知识的营业人员;讲诚信、守信誉;经济实力强,具备赔偿能力。选对农药生产企业:选大型生产企业,大品牌农药,生产工艺先进,企业注重文化,对农药产品及其负责任的,出现问题积极解决的。严格检查产品质量保证期、毒性标记、注意事项和制造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二维码等,不要购买带有非标签的农药。
农药真伪怎么看购买农药需做到几看:
一看名称:从2008年7月1日起生产的农药,不再用商品名称,只用农药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看标签上的农药名称和标签标注的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通过对比农药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和剂型来区分不同的产品,不要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名称及含量的农药。
二看“三证”:国产农药看标签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准证号。而原装进口农药直接销售的只有农药登记证号即可,证号不全,要谨慎小心防止意外。
三看产品有效期:我国规定一般农药应具备两年有效期,即出厂后两年内有效成分含量和主要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超过有效期的农药购买时需要谨慎。
四看使用范围:首先看标签标注的适用作物和防治对象与自己选择的目标是否一致,反之不要购买。其次看标注农药的施用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使用。当有几种产品可供选用时,要优选用量少、毒性低、残留小、安全性好、价格便宜的农药。
五看外观识优劣:不要购买包装破损农药;不要购买标签残缺不全或不明确的农药;不要购买失效农药,另外从外观查看判断优劣,如粉剂、可湿性粉剂应当是疏松粉末、无团块,如有结块,往往已经受潮,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若有较多的颗粒感,一般纯度达不到要求。看其色泽不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乳油应当为均相液体,无沉淀或悬浮液,乳油加水乳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油或沉淀物表明存在质量问题。胶悬剂经摇动后如有结块现象说明存在质量问题。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失效。
农药的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倡导“绿色防治”“统一防治规则”“精准用药,科学用药”。正确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使用合适的比例,可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由于化学药物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减少甚至消除食物的农药残留。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合理使用农药,在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将效果控制在90%以上,严格控制有效剂量。此外,合理轮换使用不同农药,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情况下,单一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在一个地区长期单独使用,从而避免抗药性的发展。
农药帮助农户,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及卫生害虫,保护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药又是一种有毒物品,若选购和使用不当,达不到理想效果,甚至产生药害,造成减产,还可能污染产品和破坏生态平衡,科学选购非常重要。以上就是分享的农药科学选购的方法,希望小编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网络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