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对苏州图书馆的几则建议

2023-9-5 11:23:0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不知道可行不可行,如果可行,则可实践,不可执行的话,就当我白说了。<br>
【缘由】:本人是一位长居苏州的外省籍人士,对吴文化痴迷。想利用业余时间编辑整理一些关于吴地人家的a.百姓民俗,b.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c.古城区的民宅及名人故居,d.吴歌及吴地方言,饮食及习惯,e.明清以来古城区的功能分区及布局,f.太平天国运动对苏州的影响,g.吴文化对海派文化的影响,h.明初至康乾期徽州籍人士对古城建筑格局及古城区社会关系的影响,i.苏州市古城区和相城区部分乡镇为什么会有广西籍的后裔,j.昆曲与评弹的受众研究,等等等等课题。<br>
我的职业是从事工科研究的,对于社会学的科目还只是因为兴趣所致的入门级别,故需要查阅大量的地方文献,虽然多次拜访好一些健在的吴文化研究者,但因为观点的相左且无法客观有效沟通。在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检索一些苏州地方文史类的书籍,发现差错也挺多的,且不能外借。<br>
【建议】:1.开辟一个可以外借的关于吴地人、文、史专题图书阅览室;2.集齐由明、清、民国苏州本地籍作家,文史家,民俗及艺术家及外地籍长居苏州著作的作品,比如说王鏊、吴梅、金圣叹、冯桂芬,俞樾,包天笑、顾文斌,顾颉刚、章太炎,等等人所有文献;3.集齐宋元明清北洋民国所有的吴地地方史志文集,比如说《吴门表隐》、《姑苏志》《平江府志》等等书目;4.集齐明清以来所有与苏州有关的外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苏州经历的文记书籍比如说苏曼殊、郑振、周作人等人的散文、游记等等。<br>
【吐槽】:明清来的关于苏州的游记,饮食很多散文都比现在编辑的苏州史志类的文献准确。我就是从吴湖帆的回忆文章考证出原来公园派出所的房子(锦帆路南口西侧这个洋房)是俞子才家所有,从陆文夫的散文得知庙堂巷的杨荫瑜故居并非杨荫瑜的。等等


市文广新局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 苏州图书馆一直重视苏州地方文献工作,自2001年人民路新馆开放以来,在主馆三楼专门设立了地方文献阅览室,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至今该阅览室的图书已达近万种,成为展示苏州文化典籍的重要窗口,方便了地方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查阅。 您上述提到的相关典籍,地方文献阅览室基本都有收藏,由于地方文献出版渠道众多,限于各种条件,很难全部收集齐全,也欢迎广大读者能够及时提供地方文献线索。 地方文献阅览室中的有些文献已经存世稀少,故不能提供外借服务,但可以部分复制。对于一些需求量比较大的新出地方文献,本馆在外借和分馆中已经适当配备了副本,方便读者外借。待时机成熟,本馆还将在分馆建设中筹备成立地方文献特色分馆。 感谢您对苏州图书馆工作的关注。
2017-2-8 16:38:46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