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网络调查20岁以下苏州话熟练使用率2.2%大城市垫底

2023-9-4 15:19:4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据一份网络上传播的对各大城市的本土出生人士的方言使用率调查在6-20岁的调查组中,苏州以2.2%的方言使用率名列倒数第一。
吴文化保护刻不容缓,否则吴文化就死了。

保护吴侬软语人人有责。
还好听不懂苏州话
调查的真是本土出生人士?
中小学老师,教育局领导都是外地人,你要他们怎么重视???
本土出生的6~20岁的能熟练用苏州话交流的之所以很少,只占2.2%,原因是他们所接触并需要交流的对象几乎都是外来的又不善于或者不愿意学习苏州话的人,长此以往苏州话真有可能成为需要保护的国家级珍稀语言。外地人来到苏州并不是冲淡苏州话的原因,我也是外地来的,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喜欢研究并学会当地的语言,我在苏州读大学四年先是听懂后来学习,没多久就学会了许多关键词,再后来我就能说流利苏州话了,现在我和苏州人交流,对方听不出我是外地口音了。如果新苏州人都和我一样,既会说苏州话又会说家乡话,那多好!希望外来的新苏州人和我一样,既然喜欢苏州又来到苏州并定居下来了,那就不要敌视苏州话老是和苏州人过不去,要和苏州人交朋友学习苏州话。
为你点赞!我身边就有像你这样的人——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受到欢迎和喜爱!
顶楼主。就说苏州的本土电视媒体sbs,看看sbs所谓苏州的新闻里出现的所谓市民吧,各种方言,嗯那,辣块这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看的是苏北某县级电视台。
谢谢“老糊涂”好朋友!加拿大国际友人“大山”是我的榜样偶像,他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居然能说一口流利而且非常标准的中国普通话,语言诙谐风趣还能说相声,人人喜欢。我们许多真正的中国人只会说自己家乡话,学普通话时家乡口音的语音语调老是改不了,和加拿大的“大山”一比真是“自愧不如”!现在政策好,外地人外出打工很平常,不像以前吃饭要粮票,买副食品要专用券,住宿要证明,户口迁移难上难。现在只要在城市里买房、投资、积分就有希望迁户口成为新苏州人。苏州人也不要老是看不起外地人,一般能外出闯荡干出成绩对社会做出贡献直到有自己一番事业的外地人都是优秀的人才,互相尊重这个社会一定和谐美好!
谢谢你!朋友,和你有同感。
老师说讲方言是不文明的,讲文明要讲普通话,这是我儿子对我说的!直到现在小孩子读高中了,也只会说阿爹阿婆两个词语,其他一句不会说!现在倒过来了,没人说苏州话了,倒想起吴侬软语的好了。要想提高吴语普及率,我说几点:1,学校里除教学及教务活动外,平时的交流可以用苏州话不要去限制,包括老师们的交流,不要给孩子一个讲苏州话就是不文明的概念。2.公交车地铁报站用三语报,普通话,苏州话,英语。3.加强吴语语言环境,大力发展苏州评弹(尤其是评话)及其他相关戏曲曲艺,比如苏州滑稽独脚戏,大力加强与周边能够互通的吴语地区的联系,现在苏州人跟无锡人交流居然也用普通话,这简直是个笑话。4.学习广东,开办专属吴语电台电视台,甚至可以跨地区开办,以吴语代表语言为主要播音语言,不加任何普通话,增加吴语的受众及语境,其中,新闻播报可以用上海,苏州等地方言轮播。5.学习吴语大词典,让苏州人知道一字一个音,比如吴语汉字:瀴,囥等字的用法,在网页,报纸上涉及到使用吴语汉字的坚决杜绝用普通话借字的错误做法,例如:苏州人的人字在苏州话白读就是nin,偏偏要借用宁字来代替,这是错误的。其他没了,欢迎大家补充及拍砖。
“瀴”(yin)字苏州话是取其“冷的意思”如“少着仔衣裳,身浪就有点瀴”。另外,普通话“藏”的意思,苏州话讲“囥”(kang)如关照小孩:“身边的钞票囥囥好,不要让贼骨头偷忒”。还有“戤”(gai)字普通话是“靠”,苏州话说某某人“戤牌头”,就是某某人有靠山。“戤”字是古汉语遗留在苏州话里的痕迹。所以苏州话并不是土话找不到相应的字,许多苏州话都是有专门的字的。
简直就是吴语专家,比苏州人还专业啊。666
哈哈!你过奖了。向您学习,向苏州人学习!
太可怕了!!!以后苏州话就没人说了!!太怕了
苏州话难听。取消最好。
英语最好听,大家都来说吧。

2017-11-23 16:04:04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