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70年,中国农民占比少了五成!农民人均增收40倍

2023-9-2 20:12:5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29岁的李国祥眼下最大的目标是在省城买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厂的技术骨干,社保齐全,小两口已在城里扎了根。
“新市民”李国祥来自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村,他身上折射的是中国人口70年大变局——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1949年中国有5.4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9.36%;2018年,全国人口已近14亿,农村人口占比却降至40.42%。这意味着,70年,中国农民占比减少五成。
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乡村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科技日新月异……今天的中国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更高效的产出释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深层原因则是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来,中国城市数量显著增多、城市人口规模明显扩大、经济总量显著增加,聚集在城市的二、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显加快。
“大量农业劳动力实现向非农部门转移就业,既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程国强说,“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促进了城乡二元体制的逐步破除,带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李国祥打算一买了房就接父母来一起住,但他的父亲李老明还在犹豫——像日新月异的城市一样,如今农村的生活也富足、方便。老两口不仅住上了新房,村里也通水、通路、通电、通网络。
“跟儿子住享受天伦之乐,可是又舍不得离开村子呀。”李老明说。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平均每月收入超过1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年均实际增长5.5%。
中国用70年时间实现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这项壮举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罕见的伟大成就。
收入的稳健增长让农村居民腰包鼓鼓,有了财力去进行消费和改善生活水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2124元。如果扣除物价因素,2018年的人均消费支出比1949年实际增长32.7倍,相当于年均实际增长5.2%。
收入增长让农村居民家家户户都一应俱全,用上了各类现代化家居用品,生活质量也大为改善。过去农村居民的奋斗目标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农村青年谈婚论嫁的前提是“大三件”和“小三件”。现在的农村生活早已今非昔比,农村居民的消费力越来越强劲,农村市场可以选择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之所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突出表现,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这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举世瞩目,如此持续、快速而稳健的收入增长世所罕见。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三农”发展牵动人心,而农民的收入增长反映了农村的勃勃生机和农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人均可耕地面积又非常少,一些发达国家怀疑中国能不能养活中国人。但是,建国以来中国在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对发达国家的质疑者给以了有力回击。
与此同时,中国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值得参考。农民增收也使中国的脱贫成就显著,务实有效的脱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全世界反贫困事业也贡献卓著。
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时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这同经济和收入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等关系密切。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化改革、工农业价格剪刀差、户籍管制人口流动等,都使农村居民为国富民强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此而做出了巨大牺牲。可以说,农民增收是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交相叠加的结果,人口流动、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都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来源看,进城务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各类城市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农民的市民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变革、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所发生的具体变化,而每一个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则是其真实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但是弥合城乡社会不平等仍然任重道远。
报告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9倍,仅比1956年下降了0.64。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速度还低于收入增长速度,也说明他们还有不敢消费的许多顾虑。如果城乡收入差距无法得到实质性缩小,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就会根基不牢,农民身份的“污名化”也难以根除。因此,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不容乐观,需要高度重视并多措并举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在看到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大投入和下大力气。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向城镇看齐,但是农村基础设施还远远跟不上,铺张浪费、交通拥堵和垃圾围村现象触目惊心。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和村居整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表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拓展。因此,要乘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大潮,不忘初心地关心、支持和帮助农村、农业和农民,尽早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和全民美好生活。
一个热爱农业,学习种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更多专业资讯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唯恒农业」,
也可进入农小蜂服务平台—涉农报告、政策、行业动态一站智库
↓↓↓
农小蜂—农业互联网智库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