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草莓花芽分化要重视,否则只长苗子不结果

2023-9-1 11:31:0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苗子长得好,花芽也要分化的好才算成功。然而草莓花芽分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旦某一因素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花芽分化的成功。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养分
草莓不同生理期对养分的需求有差异。育苗后期,草莓开始为花芽分化做准备。在成花前,草莓体内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均处于高水平。随着顶花芽开始进入花芽分化状态,大量消耗这些物质。第二序花芽分化前又升高,进入第二序原始体大量分化时又再次降低。因为糖类属于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既是结构物质又是能源物质。在花芽分化时大量消耗,还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碳骨架。磷元素是糖类合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且能促进花芽形成;而钾元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光合作用的产物则是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草莓育苗后期,要以磷钾肥为主。而氮素过高则会一直草莓花芽的形成,所以7、8月份最好以低氮中磷高钾的水溶肥为主,叶面可喷施磷酸二氢钾。
植株苗龄
苗龄也是影响苗子花芽分化的重要原因,苗龄不同进入花芽分化的时间也不同。研究表明,5-6叶的苗子分化速度基本相同。4叶苗较前者分化推迟7天,尤其后期分化速度缓慢,以致第二花序分化时期极短。3叶苗推迟到十月八号花芽才进行分化,较6叶晚了23天之久,至花序分化期即被迫休眠。而花叶分化会影响成花数,最终影响后期的结果和产量。定植过迟、养分不足也会减缓花芽分化的速度和质量。草莓苗子弱,花芽分化不充分,会导致不开花或者花而不实,或形成无效果。因此,定植时间不能过早,过早苗龄不够。也不能过晚,过晚苗子刚缓过苗就要开始进入生殖生长期,养分供应不上,导致花不好,果型、品质差。甚至透支苗子自身的寿命,影响后期的结果。
温度和光照
花芽分化离不开温度和光照,草莓经过旺盛生长后,在秋季开始花芽分化,一般在较低温度(平均气温23~24℃以下)和短日照(日照12.5~13.5小时之内)的条件下经10~15天的诱导开始花芽分化。低温对形成花芽的影响较短日照更为重要,但过低温度(5℃以下)会使花芽分化停止,过高温度(27℃以上)花芽分化亦不能进行。因此,对于一些温度高,日照时数长的地方可采用遮光、断根、冷藏等方式来促进花芽分化。
植物内源激素
植物的生理过程离不开内源激素的参与,花芽分化的过程也一样。花芽开始进行分化是草莓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节点,这一时期养分主要供应给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会继续进行且维持,但速度会减慢,养分分配的更少。一些朋友在育苗期为了促进匍匐茎的抽生会喷施赤霉素,但是进入七八月份,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继续喷施赤霉素了。赤霉素有成花抑制效应,guttridge(1976)发现赤霉素浓度越高,茎和叶柄越长,匍匐茎发生量越大,而成花过程受抑制越深。草莓整个成花反应除了赤霉素外,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乙烯和多胺的参与。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可能抑制成花,脱落酸结果不一致,有人发现外源脱落酸能促进短日品种在长日条件下开户,但减少了匍匐茎的数量,缩短了叶柄长度。但有人得出了相反的结果,认为脱落酸不参与草莓的花芽分化过程。乙烯在短日草莓品种花芽诱导期间使用能增加果数和产量。多胺可能也促进草莓的成花过程。
但总体来说,在草莓育苗期间应用比较多的还是赤霉素、多效唑等。赤霉素是促生匍匐茎的,多效唑主要的作用就是抑制草莓的营养生长,从而促使草莓转向生殖生长,有利于草莓花芽分化。根据田间实际效果以及实验研究,三唑类药剂都有抑制草莓营养生长的作用,但有效期不同,抑制的作用也不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生产,证明多效唑和戊唑醇有效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容易引起后期果型不好,所以大家可以用烯效唑、氟硅唑、腈菌唑等三唑类药剂替代。尤其是进入8月份,不能继续用戊唑醇控苗。
作者:蓝农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