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育局、交通局、人大联合议校车 ---------一个新区实小家长的提案交通压力是日重一日的城市发展问题。什么时候最易堵车:每个早晨和傍晚!什么人绝对避不开这个时段:上下学的孩子和家长!每一个孩子的接送都涉及到1-2个家长及每一家交通工具的出行和返回。在提倡公交出行的命题之下,1个孩子的公交上学,最少要再增加1个家长1日4次的公交往返。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大量消耗!若非公交出行,又将造成大量的尾气污染!城市发展亟待校车的推行!请人大、教育局、公交公司共同商讨本提案的可行性:一,苏州市已实行分区入学,这是校车实行的地域基础。义务教育的孩子均来自所属地段和小区,让校车的开行方向、经过站台明确并有限,具有可操作性。二,苏州市已开行微循环公交,这是校车实行的时间基础。2013年8月,苏州市就已经开始微公交的探索,三年来已取得一定发展和推广。小区公交、社区巴士……这些微公交如果开行在上学的线路,其实就是校车的雏形。三,苏州教育的公共安全平台明确规定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校车安全”这一课,并作为学校的考核项目,这是校车实行的人力基础。事实上,如果一辆校车坐40个学生,配备一名管理导师,则省去了40部私家车的尾气,或者说40个家长每日4次的公交往返共计160名公交人数。而在减少交通压力的同时,家长们更是可以把这省下来的宝贵时间花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上。校车的实行已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但是,校车的开行班次、车体要求、人员要求、停靠站点、试行线路……需要各方面的讨论。另外,校车的实行横亘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教育局如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校园之外与我无关的态度;公交公司如果本着学生的事情找学校;那么希望人大能做好这个黏合剂。希望多个部门联动,让苏州市的校车实行推上议程。否则,校车安全的学习是无用功,校车的实行无日可待。
市交通运输局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对于解决学生上下学诉求,我们向来关注,2016年8月,通过新辟高峰1号做好了学府幼儿园公交配套;10月,通过新辟高峰5号解决了文昌路沿线居民区前往文星幼儿园诉求;2017年2月,通过增设329路高峰区间班次来解决新区实验中学临时搬迁至塔园路马运路口学生上下学诉求。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学校启用,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以方便学生上下学与家长接送。感谢您对公交的关注,谢谢!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
早在2010年,苏州市教育局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中小学校组织校车集中接送学生的模式”,组织专家力量进行综合调研。经充分研究论证后认为,“校车集中接送模式”暂不符合苏州的实际。一是根据现有学校布局和学生居住分散的特点,校车难以兼顾所有学生。校车运行会造成方便部分学生的同时,让部分学生上学、放学路途时间过长。二是上下学时间段交通平时流量普遍较大,且校车运行线路、站点设置会与日益完善的公交线路(公交车、轨道线)产生重叠,且所有学校周边增设停车场所已无可能。三是校车运行容易给社会造成不正确的导向,与“鼓励倡导就近入学,严格控制择校比例”相违背。全市中小学就近入学比例不断提高,择校比例逐年降低。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排堵促畅”的总体要求,权衡利弊,综合考量,我局提出“实施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公交”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实施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公交”列入2011年政府惠民实事工程。苏州教育e卡通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实施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公交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保障;日益完善便捷的公共(轨道)交通,方便更多的学生和家庭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自学生免费公交政策实施以来,学生上下学及休息日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明显增加。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建议!
2017-3-29 08: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