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才能把鸡养好的内容,网络上到处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养鸡,很难分清楚谁高谁低。今天跟一个养鸡户聊天的时候,听他说起了自己的理论,觉得蛮新鲜的,所以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养殖户有多年养鸡经验,他很反对那些把鸡当宝贝宠着爱着的养鸡模式,并且认为凡是跟自己养的鸡产生感情的养鸡户都是傻子。养鸡是创业项目,鸡就是养殖户赚钱的工具,真正挣到钱的养鸡户,都是非常“狠心”的。
他举例说,自己购入的每一批鸡苗,到了自家的鸡舍之后,不由分说,无论大小和强弱,也不管健康与否,随机先挑选十几只杀了解剖检验一下。目的是看看这些鸡苗的气囊、肌胃、眼镜、骨髓、关节等各个部分是否健康,有时候甚至会测测抗体。把刚买回来的活蹦乱跳的小鸡都给杀了,想想确实有些残忍,很多养鸡户都不会这么做,但是这么做明显是意义很大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其他一些养鸡户的不够“狠心”的行为,比如个别鸡生病了不舍得淘汰,非要花大价钱买了药给全群吃,目的就是为了拯救那么几只患病的鸡(全群发病的前哨鸡的情况除外);比如看到鸡的长势不错,就准备多养几天再出栏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都只会让养鸡的风险上升。
有些上规模的养鸡场,10日龄之前的鸡每天固定的挑一小部分淘汰掉,这个做法很多养鸡户不舍得。但这种看似“狠心”的做法,对于大群是很有好处的。